关于推动粤东西北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

2018-01-23 03:12:54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案第20180081号
  案    题:关于推动粤东西北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
  提 出 人:民革广东省委会(共1名)
  分    类:经济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居民对于冷冻类商品、生鲜的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强度日益提升 ,客观要求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农产品供给物流体系中,“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是其中两个关键环节,而“最先一公里”在整个供销链条中作用极其重要。基于此,2015年6月农业部发布《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纲要》,首次强调了农产品物流“最先一公里”的重要性,指出要加强产地市场建设。 2017年4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提出,鼓励农产品产地和部分田头市场,建设规模适度的预冷、贮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加强先进冷链设备应用,补齐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短板。
  当前,多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系统已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但广东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较工业品落后,已严重阻碍了广东农业发展,迫切需要推动农产品冷链“最先一公里”建设。广东农产品资源丰富,而粤东西北更是各种山货和土货的聚集地,近年来粤东西北山货土货持续走俏珠三角。在振兴粤东西北战略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推动粤东西北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失为推动粤东西北农业现代化进程、实施精准扶贫的一条可行路径。
  一、问题
  长期以来,初级农产品产地采摘预冷、分级、加工、包装及仓储等环节,至移交物流运输之前的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建设问题尚未解决,以致产品腐损率高居不下,粤东西北特色农产品难以获得品牌价值、效益价值,扶贫攻坚及示范带动作用成效尚未全面显现。
  第一,粤东西北缺乏有效冷链物流设施。珠江三角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较快,粤东西北地区发展相对缓慢,如省农业厅定点批发市场中,珠三角地区市场冷库面积占总面积的73%,粤西占19.7%,粤北占5.5%,粤东占1.8%;在容量方面,珠三角地区市场冷库容量占总容量的48.6%,粤西占47%,粤北占3.9%,粤东占0.5%。
  第二,冷链物流业配套建设不足。由于我省冷链物流业长期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全省冷链物流资源分散,难以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缺乏配套协调,存在“四重四轻”问题,重视肉类冷库建设,轻视果蔬类冷库建设;重视经营性冷库建设,轻视产地加工型冷库建设;重视低温冷库建设,轻视田头预冷库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
  第三,冷链物流设施缺乏,农产品腐损大。目前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部分果蔬、部分奶制品基本在常温下运输和销售,尚未形成农产品冷链运输体系,造成农产品腐损率高居。初步统计,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约25%、10%、15%。
  第四,标准规范引导缺位。政府层面和行业协会在农产品冷链“最小一公里”方面尚未出台规章和相应的技术规范,实现特色农产品向品牌优质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的引导作用极为有限。
  第五,特色农产品综合价值降低。粤东西北特色农产品因大多为易腐农产品或传统产品,附加值较低,受市场追捧的高价值产品较少,其冷链和冷链运输成本的投入高,导致特色农产品增效难。此外,特色产品扶植不到位,导致特色农产品包装较差、品相难看,农户和生产企业运营增收困难,特色产业综合价值大大降低。
  二、建议
  面向珠三角中高端市场,以冷链网络总成本最小、生鲜农产品品质最佳、种植基地节点费用最少、冷链网络安全性高为目标,推动公共性的粤东西北“最先一公里”农产品冷链网络布局,畅通“山货出山、鲜货保鲜”的“最先一公里”,由此形成发达地区反哺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产销联动发展格局。未来,还要抓好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终端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建设,由此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全程温控和可追溯的冷链系统 ,进一步促进我省物流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根据粤东、粤西、粤北农产品特色,打造区域性农产品冷链交易中心,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及品牌竞争力。
  第一,以政府为主导、市场驱动,推动绿色节能型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由省政府牵头,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协同当地政府,在粤东西北关键节点建设天然气小型发电站,同时,在发电站附近建预冷库,利用发电站余热为冷库提供制冷,通过政府购买,导入高能效、低能耗的物理保鲜技术,实现农产品保质保鲜。与此同时,在各市建设预冷中心,农产品从产地到预冷中心实行冷链运输,从而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冷库全程温控保鲜,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农产品保质保鲜。
  第二,提高农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各市要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品品牌。一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比例,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实施品牌战略,强力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大力推进清远鸡、高州荔枝等特色品牌创建和宣传推介。三是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 推进产业整合,支持龙头企业与国内、国际知名企业联营、合作,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四是着重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鼓励企业和农户开展网上交易, 实施订单化生产, 实现农产品以销定产、产销对接。
  第三,整合粤东西北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上游整合供应系统,下游拓展分销系统。重点培育和升级改造一批规模较大、功能较完善的批发市场,发展冷藏冷冻、仓储保管、流通加工、分货拣选、包装配送等功能,前向连接生产、加工、批发环节,后向连接分销、零售环节。
  第四,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应用。加快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北斗导航、地理位置服务、生物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冷链物流各环节的应用推广。加强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引导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加工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等相关主体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将生产、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配送等各个节点信息联结起来,实现对货物和冷链运输车辆的全程监控和信息共享,实现产品从源头到餐桌全程质量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第五,建设政府主导的政策保障平台。政府应支持物流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业务融合和流程再造,提高市场竞争力;龙头物流企业应拓展物流增值服务,形成大型企业集团;支持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发展物流外包业务;支持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销售和物流配送一体化业务;推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生产基地与大型连锁超市、学校、大企业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政府还应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产品物流人才开发和储备体系,为粤东西北生鲜农产品物流系统提供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