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粤东西北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提案

2018-01-23 04:10:06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案第20180037号
  案    题:关于促进粤东西北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提案
  提 出 人:民盟广东省委会(共1名)
  分    类:经济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食品安全和质量保障是人民对美好生活最直接最基础的需要,农产品冷链物流则是保障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2016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2%、34%、41%,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肉禽冷链流通率已达100%,果蔬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流通腐损率分别为25%、12%、15%,远高于发达国家农产品腐损率的5%。可见,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较快,但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作为我省农产品主产区的粤东西北冷链物流发展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因而,如何加大力度支持粤东西北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全省冷链物流协调发展,这对于提升我省冷链物流效率、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撑,以及促进农民增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均具有重要意义。
  粤东西北是我省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和港澳、珠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地,但目前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政府规划引导、统筹协调不够
  一是我省尚无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2017年4月出台的《广东省冷链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虽以农产品冷链物流为主要内容,但对粤东西北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部署及支持引导不够,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并不知道该规划的存在。二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认识不够清晰、思想不够重视,冷链物流理念推广薄弱。三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发展机制不健全,统筹协调不够,在产地预冷库建设扶持政策、项目审批、用地、用电、标准及技术推广等方面存在多部门管理,协同困难,难以及时解决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相关难题。
  2、政府投入不够,冷库等功能设施严重不足
  近年中央财政支持合作社的冷库建设项目远不能满足粤东西北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需要,而粤东西北地方财政又比较薄弱,没有专门资金扶持冷链物流,导致原有设施陈旧老化、分布不均,预冷、分级、加工、包装、冷藏等功能设施严重不足。截至2016年底,全省拥有大小冷库1700多座,冷库容量300多万吨,其中珠三角占96.2%,粤东西北还不足4%,因此,绝大部分农产品从产地以原始产品卖出,很多只能在六成熟时就被采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都得不到保证。
  3、冷链物流运输不畅,断链问题严重
  一是粤东西北冷藏车保有量很低,截至2016年底,全省冷藏车保有量10000多辆,但90%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市,粤东西北只占6.6%,如韶关90%以上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不仅造成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二是“最先一公里”未能解决,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农村、田头的产地冷库和道路建设不足,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公路、航空、水运等运输方式转换衔接不畅,都导致了粤东西北农业资源开发与流通的“最先一公里”和严重断链问题。
  4、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少、小、散、弱
  我省第三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数量、专业一体化服务水平远低于上海,2016年全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上海有23家,广东只有14家,且均分布在珠三角。我省具有一定规模的冷链物流企业200多家,其中85%在珠三角;全国冷链物流流通标准化试点企业广东有17家,其中粤东西北仅2家。例如,韶关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具备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力的企业也仅有1家,而且其冷链物流体系相对薄弱、冷链设施规模小且功能不健全。
  5、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水平较低
  我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冷链物流各相关行业标准之间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较低,粤东西北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信息化问题更突出,其中小而散的个体农户难以成为标准化对象,而以批发市场销售为主的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每个环节的转换又都伴随着物流组织、运输工具、包装等的转换,要推动标准化作业进程更加艰难。
  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的引领与指导
  一是省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尽快出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将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之中统筹规划,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与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专题规划粤东西北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重点部署产地冷库、冷链物流园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建设工程,增强规划对粤东西北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二是加强对我省冷链物流“十三五”规划的宣传、贯彻、落实,深化冷链物流一体化发展的理念认识;要求各级政府将冷链物流园区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用地布局、审批、土地登记方面予以倾斜。
  三是建立多层级、主体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协同发展促进机制,在省级层面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协调领导机构,各地级以上市政府成立相应机构,上下联动,多方合作,着力攻克冷链物流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
  2、加大投入,支持粤东西北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与优化
  一是成立省政府主导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基金,结合国家基金,充分发挥政府基金的政策优势,引导各类资本流向粤东西北地区,依托广东名优特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加强产地预冷库建设、冷链运输设备及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二是通过政策性担保公司提供政策性贷款担保,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外国资本等投入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加快冷库和冷藏运输设施建设与技术升级、优化。
  三是建立珠三角地市与粤东西北专业村镇对口帮扶冷链物流的合作嵌入机制,加强珠三角政府部门对粤东西北产地冷库、产地冷链运输设备及冷链物流园区的对口项目支持,优先解决粤东西北冷链设施不足的问题。
  3、优化农产品冷链运输通道,发挥综合交通网络优势
  一是加强通道建设。在建设完成粤东西北基本交通骨架基础上,加大延伸设施、配套设施、村镇公路建设力度,加强公铁、铁水、公水及高速公路与国道、省道、县道、村道之间联通,充分发挥综合交通网络优势。
  二是加快高铁冷链物流网络建设,加大通信、光纤网络建设,形成快捷、高效、价低的交通网络,促进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一体化建设。
  三是推进港口、机场资源整合,改善节点冷链物流设施和专业服务,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水运、空运冷链物流成本,畅通广东特色生鲜农产品“走出去”冷链运输通道。
  4、支持培育冷链物流核心企业,建设区域冷链物流基地
  一是支持培育冷链物流核心企业。政府可采取普惠性事后财政奖励性补贴和一次性叠加财政奖励性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对农产品流通服务企业给予税收、用电及融资租赁等多种优惠政策,激励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在粤东西北落户发展。积极引入物联网,创新“互联网+农产品”流通模式,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整合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二是鼓励农户或农民合作组织与中小型物流企业组建冷链物流合作联盟,培育一批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冷链运输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三是中央和省级财政要重点支持粤东西北建设区域冷链物流基地。结合广东特色农业品牌建设,比如在粤北的韶关、粤西的茂名、湛江、阳江以及粤东的汕头、揭阳、梅州,依托原农业批发市场进行重点培育和升级改造,建成一批规模较大、功能较完善能衔接生产、加工、批发、分销、零售等环节的区域冷链物流基地。
  5、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实现产品从源头到餐桌全程质量追溯
  在省级层面加强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和协调。一是加快我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尽快制定覆盖农产品冷链物流全过程的标准,注意对接国家标准甚至是国际标准。二是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和冷链监控管理系统。支持产地批发市场与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与销地批发市场或物流中心、大型连锁超市、社区店等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生鲜农产品全程冷链物流联盟,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北斗导航、地理位置服务、生物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冷链物流各环节的应用推广,建设并优化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高效整合冷链物流联盟各主体的信息资源,联结生产、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配送等各个节点信息,实现对货物和冷链运输车辆的全程监控和信息共享,实现产品从源头到餐桌全程质量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