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为帆,粤港澳大湾区巨轮行稳致远

2018-01-24 23:32:50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案第20180147号
  案    题:旅游为帆,粤港澳大湾区巨轮行稳致远
  提 出 人:霍启山(共1名)
  分    类:经济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旅游为帆,粤港澳大湾区巨轮行稳致远  
  广东省政协十二届第一次会议 提案人:霍启山 2018年1月19日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面积、人口、机场旅客吞吐量等经济指标均大幅领先于东京湾、纽约湾、旧金山湾等世界几大湾区;GDP总量1.38万亿美元,仅次于纽约湾区。区内航空、铁路与公路系统纵横交错,环境优美。粤港澳三地各具丰富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湾区已经拥有了很好的旅游业先发优势。
  2016年中国出境游1.22亿人次,入境游1.38亿人次,旅游业对社会就业贡献率超过10%。广东人均每年出游3次,2016年旅游业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旅游已经成为居民生活的刚性需求。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产阶级和年轻一代对“文化消费”和“体验消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需求态势。
  有鉴于此,我建言:未来广东应凭借特色的旅游品牌、多元的文化融合、海丝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传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共享旅游;推动旅游惠民,以旅游改善民生质量、提升湾区人民幸福感;将旅游业树立为广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先导产业,实现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对接。
  一、以滨海旅游为突破口,将游艇旅游打造为湾区特色品牌
  1. 广东对游艇文化接受程度高,有全国最大的游艇制造业基地,已建成游艇码头近2000个,在册登记的私人游艇约300艘,游艇俱乐部发展成熟。广东可依托成熟的游艇产业基础,以及珠三角内河密布的天然条件,加快游艇双向自由行的试点建设,落实三地游艇驾照互认与游艇业联合监管,开放游艇航线沿内河延伸,推动游艇出游方式的普及和发展,促进旅游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2. 广东拥有全国顶尖的滨海资源,有4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368公里的海岸线和759个可开发海岛,其中南三岛与海陵岛被国家海洋局评为“十大美丽海岛”。广东应大力挖掘绵长的海岸线与风格各异的海岛资源,促进游艇出游与海岛观光融合发展,推出“体验型”高端海洋旅游产品,培育旅游新业态。
  3. 通过打造奢华游艇展会、海上运动项目和远海特种旅游,海洋文化旅游基地等,推出满足湾区人民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打造粤港澳“一程多站”式旅游行程。
  二、以文化为主线,构建综合性共享平台
  1. 广东邮轮产业发展迅速,2016年南沙邮轮出入境旅客达35.12万人次,年吞吐量71万人次的南沙国际邮轮综合体2018年投入使用。邮轮经济已成为广东旅游业的龙头品牌。未来广东可承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主线,打造有文化内涵的精品邮轮航线,联动东盟海上丝路沿线国家,以文化引领广东邮轮产业走向国际。
  2. 丰富旅游购物体验,引导境外采购回流。广东应发挥自贸区政策优势,打造既有名牌奢侈品,又有物美价廉生活用品的国际时尚免税购物点,将国人的海外购买力在湾区内释放。
  3. 积极举办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国际邮轮旅游文化节等国际性文体赛事、活动,打造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创意交融、赛事荟萃的国际旅游合作圈和粤港澳共同的文化展示平台,提升广东与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国际形象。
  4. 提升美食体验对湾区旅游的支撑作用。粤港澳向来以美食享誉海内外,2016年广东餐饮业营收3529亿元,稳居全国之首。发展湾区共享旅游,要擦亮“美食天堂”品牌,扶持陶陶居、泮溪酒家、咀香园等“老字号”美食文化品牌,鼓励通过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等形式在湾区内品牌输出。
  三、增强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旅游开放与共享合作层次
  1. 破除旅游产业壁垒和政策障碍,纵深拓展粤港澳旅游业合作范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旅游集团和旅游细分行业联盟,达到集中资源、形成合力的目的,提升共享旅游合作层次。推动南沙、前海、横琴成为湾区旅游服务业合作的试点平台。
  2. 以数据为支撑的旅游创新发展时代已经到来,湾区应该构建共享的旅游数据开放平台、专家智库和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精准营销渠道,以“旅游+互联网”推动资讯共享和智慧旅游发展。
  3. 套用香港旅游人才培养体系,为广东旅游业界人士提供系统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培训,打造粤港澳共享的行业服务标准。
  四、以共享旅游的创新发展,促均衡、惠民生
  1. 随着共享旅游向广东内陆纵深腹地的延伸,可以将粤东、粤西沿海和粤北山区的丰富旅游资源纳入“黄金旅游带”,既可丰富广东旅游文化的内涵,又可落实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政策,推动振兴粤东西北经济战略的实施。
  2. 打造旅游特色小镇。挖掘地方民俗文化,保留地域特色、提高规划品味,打造一批突出乡村文化特点的农村旅游产品,发展体验式旅游,吸引亲子游市场,挖掘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
  3. 发展旅游是脱贫致富最快最持久的方法。让贫困农村变成旅游景区,农民变成旅游从业者,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通过旅游活动实现城乡间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让扶贫产生长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