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珠三角城市群基础设施规划,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提案

2018-01-25 00:11:22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案第20180112号
  案    题:关于完善珠三角城市群基础设施规划,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提案
  提 出 人: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共1名)
  分    类:经济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承办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政府办公厅
  内    容:
  案  由:
  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主席的见证下,国家发改委、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启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既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需要,也是粤港澳三地经济社会文化自身发展及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新挑战新机遇。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港、澳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且把"一国两制"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结合在一起。这些都为进一步促进粤港澳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立足国内外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中央交给广东的重要政治任务。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其中城市群基础设施规划是一项重要规划,但"一国两制"下,难以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基础设施规划的"一步到位"。因此,我们建议可先易后难,先立足广东,做好"9+2"中的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等珠三角9座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为将来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好基础。
  围绕珠三角9座城市群基础设施规划情况展开调研,我们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城市基础设施还未完全互联互通
  先后出台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粤府〔2015〕56号)、《广东省推进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粤府〔2017〕70号)等文件,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政策导向和保证,使城市的基础设施大部分能按照国家规划来投资建设。城市间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如:连接城市间的高速公路网、铁路网、港口、机场,以及电网、通信网等等,基本实现全盘规划、联网互通。但仍有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如:地方道路网、城际间的公交网、供排水网及资源以及生态环境、防灾减灾设施等都是相对独立的,没有形成城市间的相互对接、共保共治、共建共管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系统化。此外,珠三角9座城市的发展速度和经济状况不同,有关专项的规划建设也有差异。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相比于广佛肇、深莞惠和港澳,位处珠西的珠中江实力最弱、短板最多,亟需加大扶持力度。这些问题仅仅靠某个城市或者某个部门自行努力都是无法解决的,需要国家和省的层面通过顶层设计加以统筹安排来研究解决。
  二、缺乏省级层面统筹的综合政务平台
  9个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对接联通,这是一项新课题,目前没有现成的省级层面统筹的综合政务平台,群众、企业要办成一件事,流程会比较复杂,涉及的相关部门也会很多,会耗费很多的时间,不利于便民服务和区域发展。
  建 议:
  一、明确政策导向,把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
  城市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供排水、邮电通信、环保、防灾等设施,它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是实现国家或区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重要条件和物质基础,因此,它是广东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所必须优先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需要配套新政策,这些新政策又会推动社会经济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效果。政策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我们认为首要任务应该是:把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为城市群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供明确的政策指引,保障珠三角城市群的基础设施规划好和建设好,打破城际隔阂,实现城市间的无缝对接、互联互通,才能"筑巢引凤",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有效集聚,最终推动区域经济融合创新发展。
  二、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促进湾区城市群基础设施规划"一盘棋"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国家层面、省级层面联动进行顶层设计,从上至下建立相关的统筹协调机制,以促成湾区城市群基础设施规划"一盘棋"。打破分制管理思维,理顺关系,减少内耗和矛盾,避免重复建设以及资金、资源的浪费,达成共识,提高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推动区域内一体化协调发展。
  一要有省级管理层面的、统一整体的城市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以满足湾区各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无缝对接",促进城市间的"明确分工、资源共享"。二要统筹利用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地上、地下空间资源,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做好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和使用。三要进一步做好和完善主要内外通道、(区域性)交通枢纽和配套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关键节点规划建设。四要补齐珠西短板,一方面加大对珠中江等的扶持,另一方面可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定位、扬长避短的方式,使之能尽快与广佛肇、深莞惠完成对接。
  三、统一规划搭建"一门式"政务平台,理顺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务服务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一项新课题,随之会出现系列的新政策、新措施,城市、部门之间的对接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还涉及"一国两制"的实践。当前,国家要求大力推行简政放权,加强放管结合,多部门联动,不断优化服务,努力把政府职能转变引向新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为进一步改革开放与发展创造条件。
  要应对大湾区建设带来的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建议由省级统筹,政府依托大数据和信息化的技术革新,在湾区城市群内统一规划,搭建"一门式"、"一网式"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务平台。创新管理观念,引入优秀的"一门式"系统开发团队参与建设,通过业务操作系统,把标准化处理后的建设相关业务办理要求、流程予以固化,实行网上申报、受理和电子审批。并通过基础建设协同办公服务平台,将原分散的各个专线系统在一个界面体现,打破原有不同城市、不同部门的建设项目审批等的制度设计壁垒,实现城市之间、部门之间信息互通互认。打造"多门"向"一门"集中、一窗能办多件事、全湾区通办、网上办的新型政务服务模式,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切实"打通简政放权的最后一公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