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河口避咸蓄淡水库战略储备保护及规划的提案

2018-01-25 00:13:12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案第20180109号
  案    题:关于有效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河口避咸蓄淡水库战略储备保护及规划的提案
  提 出 人: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共1名)
  分    类:环保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承办单位: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
  内    容:
  案  由: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天然地理区位优势,扼守珠江出海口,乃典型富水区,然而又是经济高速发展所胁迫的水资源高风险区。中共十九大高屋建瓴提出将港澳发展融入国家发展规划,建设粤港澳世界级大湾区,这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新格局下河口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已成为制约大湾区高速发展战略的瓶颈,亟需创新驱动,提升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从战略高度前瞻性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强咸潮河口蓄淡水库的规划及保护。
  目前看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大湾区水资源分配高度不均,承载力的空间错位大,导致用水集中区与水资源承载力高度不匹配
  大湾区东岸为深圳和香港,是用水高度集中区而水资源承载力相对不足,供需严重失调;西岸城市群位于西、北江河网,水资源承载力相对较高,然而具典型季节变化特征,枯水期咸潮及水污染引发的水质性缺水问题凸显,近口门的水资源承载力在枯水期显著下降,亟需采用创新驱动的供给侧结构调整,有效贮存大湾区西岸的季节性优质过境淡水,为跨湾区进行西水东调提供有效支撑,改变大湾区东岸城市群水资源供给侧结构。
  二、现有的压咸措施,成本过大,策略不当,河口强咸潮活动区的水资源承载力不足
  珠江河口部分强咸潮活动区内城市,因咸潮影响采用取水口不断向上游延伸方案,甚至需协调跨省区、跨流域进行千里之外的远距离调水压咸,以解决咸潮活跃期的供水保障问题;取水口上延会导致供水成本大幅上升,且上延空间有限,而远距离调水压咸更是浪费枯水期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且需跨省区进行流域协调,在枯水期本就缺水的前提下,跨区域的“调水压咸”实属解燃眉之急的权宜之计,不具可持续性,因此,迫切需要创新驱动型的用水安全前瞻规划。
  三、河口湾的区位独特性,决定其水安全的高度脆弱性,高强度人类活动干预及全球变化的双重驱动,河口区水安全风险日益凸显
  河口区受陆海两大动力因子的耦合作用令河口“水”(盐淡水混合)的属性具高度特殊性:其一,受咸潮活动及城市群高度集中污染的共同影响,河口是用水安全的高度敏感区和脆弱区;其二,河口又是经济高度发达区,用水高度集中,其“富水而又水质性缺水”导致其“守着江河无水饮”,潜在用水安全风险高。
  河口作为淡水通道,尚处于粗犷利用和管理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发展及全球变化(如海平面上升)引发的河口潜在危机驱动下,现有供水模式的安全性已面临严峻挑战,新的不确定风险在加重,亟需留住河口过境巨量淡水,故在强咸潮活动河口湾区进行“河口蓄淡水库”战略规划并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凸显其前瞻性、重要性及迫切性,具战略意义。
  四、现有供水模式无法匹配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对水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保障湾区用水安全是湾区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当今区位最优、发展条件最好、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均集中在沿岸海湾或河口湾。诸如东京湾、纽约湾及旧金山湾是世界著名的引领经济发展最好的三大湾区。湾区经济已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引擎,成为引领行业技术变革及创新驱动的最具活力区。我国的重要经济区也均位于大河河口或海湾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典型重要经济区;特别是国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其定位就是瞄准国际级的经济大湾区,因其位于珠江河口湾特殊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具特殊性,因此其水安全问题必将成为牵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脉搏,亟需创新驱动的新思维迎接水安全挑战,服务于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
  建设河口蓄淡水库提高供水安全保障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珠江河口区的用水规划量远远落后于实际用水需求量,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水污染未受有效控制,水资源承载力难以承受,河口的地理位置,决定水安全控制关键因子不断发生重大变化,河口的自适应性及其稳态机会窗口常被打破,咸潮暴发期大湾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已成为困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子,是制约湾区经济的瓶颈,因此,河口蓄淡水库又是地方用水安全的迫切需求。
  建  议:
  一、引蓄结合,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大湾区水资源
  东江年均径流总量为235亿立方米,供水人口近4000万,开发利用率达38.3%,接近极限,东江已几无潜力可挖;西江年均径流总量约2230亿立方米,其开发利用率不足2%;从西江水系向东引水,实施“西水东调”是优化配置珠三角水资源,提升珠三角东部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但是,“西水东调”工程将不可避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下游毗邻西江出海口城市群的水资源承载力,使得咸潮期供水本来就十分紧张的下游城市雪上加霜,咸潮期供水保障风险将进一步加剧。经研究,西江下游城市咸潮期供水安全保障程度低的根本原因是下游城市缺少蓄淡水库,极度依赖过境江水。因此,为彻底解决强咸潮活动区城市群如澳门、珠海和中山等区市水资源承载力下降、咸潮期供水保障及跨湾区调水问题,在珠江河口强咸潮活动区建设“河口蓄淡水库”方案是最根本和最有效的途径。
  二、加快建设强咸潮区河口蓄淡水库
  强咸潮区河口蓄淡水库是实现大湾区河口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河口蓄淡水库已有成功案例:如上海市长江口长兴岛修建青草沙蓄淡避咸型调蓄水库(总库容5.27亿立米,受益人口达1150万人)及广东湛江市鉴江口修建挡潮蓄淡河道型水库(总库容8977万立米)。成功案例表明,河口蓄淡水库建设具前瞻性、先进性和时效性,更具战略性,是改变大湾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措施,是解决河口区快速发展所需的水资源承载力及应对水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创新性地改变大湾区东岸水资源承载力的供给侧结构,为彻底解决大湾区咸潮活跃期的供水问题提供有效支撑。
  三、为建设河口蓄淡水库预留规划用地并进行有效保护
  1. 珠江河口强咸潮活动区域,对具有典型河口蓄淡水库的动力条件和地貌条件的潜在库址进行全面调研,在适合建设具自调蓄能力的、典型的河口蓄淡水库区域,为大湾区未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所需用水安全预留发展空间(潜在蓄淡水库)。
  目前初步调研结果,粤港澳大湾区西岸河口蓄淡水库适宜建库典型区有:一是珠江磨刀门及其附近区域,二是白藤湖区域。建议将两区域规划为水资源的核心保护区及未来水库备用选址,并对未来库址进行有效保护。
  2. 经调研划定的潜在河口蓄淡水库库址,提出前瞻性的保护措施,制订相关保护规划,以法规形式进行有效保护。如禁止大规模的围填活动等用地方式,有效保护未来建库的库址和库容;禁止污染企业落户,有效保护未来库区的环境生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