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文化留根工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提案

2018-01-25 22:59:23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案第20180205号
  案    题:关于打造文化留根工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提案
  提 出 人: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共1名)
  分    类:统战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承办单位:省侨办,省侨联,省文化厅,省教育厅,团省委
  内    容:
  广东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又是中国最大的侨省,三千多万粤籍海外侨胞分布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古以来,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和文化关系,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集中了4000多万华人华侨,他们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广泛的人脉联系、融通中外的文化优势,而且积极参与和促进广东与沿线国家的经贸、科技往来和人文交流,是广东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坚强纽带和重要力量。
  如今,海外侨情发生巨大的变化。年轻一代华裔对岭南文化既有好奇心又有疏远感,“文化留根”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华人社会来说具有紧迫性。因此,整合岭南华侨华人文化资源对做好文化传承与文化交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存在问题
  (一)华侨华人文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据初步摸查,仅广州就有华侨文化史迹150多处,其中许多华侨文化史迹得到整修,广东华侨博物馆已落成并投入使用,广州华侨博物馆也在筹建当中。然而,我省的华侨文化史迹知名度较低,对本地市民和一般外地游客来说知之甚少。由于没有做好总体规划,广东侨都侨乡的文化史迹尚未形成片、连成线,各类华侨文化史迹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还缺少众所周知的华侨文化名片。
  (二)宣传不到位,华侨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利用
  我省对都市侨乡这个概念的表达和宣传有所欠缺,在华侨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发展不均衡。多年来,省市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各类华侨华人文化资源进行了保护和利用,但因层次、部门的分离,没有形成合力。例如广州市白云区乡镇对辖区内的历史文化遗址做了维护,但因与市一级层面联动不足,未能引入游客,导致大投入后没有效益而难以为继。省、市、区的华侨文化遗址因为分属不同单位和企业管理,难以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
  (三)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能力较低
  虽然世情、国情、侨情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对接能力没有与时俱进,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文化对海外的辐射能力大大减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也是不温不火。
  二、对策建议 
  (一)做好总体规划,整合岭南华侨华人文化资源
  1.建立由省侨办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参与的领导小组,对我省华侨华人文化资源进行普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总体规划。
  2.以岭南文化为基础,以华人华侨文化为特色,在岭南文化这个大框架之下整合华人华侨文化资源。根据国内和海外华侨华人的需求,相应地重点挖掘广东具有“侨”特色的文化以及能够为侨务工作服务的本土岭南文化。
  3.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工作重点,根据广东本土华侨华人文化资源的情况及面向外界的适用范围,重点开发华人华侨文化的特色显著的项目。
  4.针对海外华社多方的不同需求,选择比较适合的项目和合作模式来推进岭南文化的建设和传播。
  (二)加强宣传,打造岭南华侨华人文化品牌
  为了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根据我省岭南华侨华人文化的特点,建议确立以下的重点内容,将其打造成为广东岭南华侨华人文化的亮丽品牌。
  1.结合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整合广府、客家、潮汕侨乡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成为海外华人溯源寻踪的基地。强化黄埔古村的国际移民特色,重点挖掘以早期新加坡侨领胡旋泽为代表的移民文化,建设新河浦街区,沿江路街区等多个特色侨乡文化街区,并将其与广东华侨博物馆以及即将建成的广州华侨博物馆连成一线。支持汕头老埠文创产业区发展,重现百年商埠风采,打造非遗潮汕文化展示区。
  2.建立与海外青少年的文化交流平台,支持梅州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江门的粤港澳大湾区海外青年创业基地等为海外提供文化交流、创业培训服务。
  3.以海外华侨华人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及民俗活动为媒开展华裔青少年联谊活动。例如,以梅州足球、台山排球等体育项目举办国际华裔青少年赛事;将沙湾古镇重点打造成广东音乐和龙狮培训基地,举办沙湾飘色大型民俗活动,吸引海外华侨华人的参与。设立国际龙舟节,向国内外游客宣传我省各市县龙舟活动,吸引海外华人以及外国人组队参加赛龙舟活动,把龙舟节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国际文化影响力的广东重大民俗活动。
  4.通过饮食行业协会,加强与海外中餐馆的联系和交流,帮助海外中餐馆提升水平,举办相应的培训班,或与海外联合办学,培养粤菜厨师,带动粤菜文化的输出和传播,壮大本土餐饮业,加大力度支持类似中华厨艺团等深受众多海外侨胞欢迎的活动。
  5.加强中医中药的对外传播和技术交流,对广药集团等中药企业做好线上线下的规划布局,让海外华侨华人能够更加便捷地购买到中药,找到需要的医疗服务。
  6.加强海内外的文化交流,以策划和打造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岭南丝路文化节,吸引外国友人和华人华侨广泛参与。岭南丝路文化节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选择与目前一些音乐节或文化节结合一起举办。   
  (三)以侨引外,建立制度化机制,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
  广东拥有丰富的侨务资源,可以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建议设立以下机制。
  1.设立华侨华人社团协同机制,通过华侨华人社团,针对不同地区和行业,有规划地定期组织到海外举办岭南文化宣传活动,同时也发动海外团体与个人来我省参加和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形成可持续地互动交流态势。特别注意扶持海外新兴的粤籍社团,并将粤籍新移民社团培育成为我省在海外的重要桥梁和阵地。另外,利用归侨团体和校友会,作为开展民间公共外交的重要载体,推进我省各种文化传播事业,将岭南的文化影响力扩散到世界各地。
  2.设立海外华文教育机构涵养机制,联合海外华校开展岭南文化讲座、培训和知识竞赛等系列岭南文化宣传活动,同时,制作反映岭南文化的趣味化读物和音像作品并免费派发给海外华校,培养他们对岭南文化的兴趣和向往。其次,依托我省现有的教育机构,发展不同层次的华文教师培养,或者选拔社会教育人才到海外任教,向海外输出师资人才。发挥广东华文教育的优势,吸纳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作为岭南文化传播使者。
  3.设立华文传媒互通机制,利用广东本土传媒机构,编辑和推出广受大众欢迎的岭南文化研究成果,通过海外华文媒体渠道及微信等多种网络平台,定期在海外发布有关岭南文化的专版。定期邀请海外传媒机构来我省考察采风,撰写现场报道。同时,加大力度,组织力量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粤语文化作品,推出更多的粤语配音影视作品到海外去,或者为影视作品配上外文字幕发行到海外,占领国际市场,强化岭南文化影响力。
  4.在省的层面统筹并设立友好城市互动机制,借助海外华人的友好桥梁,打造友好城市之间的互动平台,建立更加密切的文化交流活动,发展官方关系,促进民间关系,促进民心相通,达到以侨引外,以外促侨,互联互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