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第20180193号
案 题:关于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的提案
提 出 人:王月琴(共1名)
分 类:经济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承办单位:省知识产权局,省金融办,广东银监局,省科技厅,省地税局
内 容: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实现科技金融与智力资本高效结合,成为实现经济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重要途径。我省是国内较早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省份,同时广州等多个地区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的专利质押融资和专利保险试点名单。进一步探索知识产权与金融结合途径,对优化我省科技型及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推动我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我省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存在主要问题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受益面偏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已纳入我省银行政策扶持体系,但是总体质押率不高、补偿额度有限、贷款时限过短,银行在设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以及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时门槛过高,使部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被挡在门外,导致政策覆盖面窄、企业受益率低。
(二)知识产权质押评估难、贷款成本高。目前我省知识产权的评估机构尚不完备、评估人才缺乏、执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较大程度制约质押信贷业务的开展。为确保知识产权评估价值,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时,通常会引入评估公司和保公司进行专业评估,但当中产生的评估费、贷款保险费等将转嫁至贷款企业,间接增高了贷款成本。
(三)银行驾驭知识产权质押能力不成熟。银行对企业静态资产担保较为重视,但对具有无形资产特征的知识产权担保形式缺乏了解。在实际推进中,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意愿不强、程序繁琐,也缺少具体操作指引。
二、对策与建议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一种相对新型的融资方式,它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新路,也成为政府重点鼓励的融资途径。我省应该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政策及措施方面加快探索,促进我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良性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质押信贷制度,建立多层次的质押融资体系。
一是着力构建有利于知识产成果产业化的良好环境。加快设立政府主导且有公信力的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根据专利、商标、著作权的特点分别制定价值评估指南和操作规范,细化评估标准和依据,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培育一批市场公信力高、市场认可度强的评估机构。加大评估人才培养力度,提高评估人员专业化水平。三是发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主导作用,发展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构筑多层次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
(二)加大政策力度,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受惠面。
一是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要牵头建立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信用评价及激励体系。二是适当放宽对作为质押财产的知识产权的限制,降低对借款人的要求。三是引导银行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需求的特点,适当降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门槛,建立更加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
(三)建立知识产权融资培训机构,搭建产权登记平台。
一是由知识产权会同金融主管部门与无形资产评估机构、高等院校以及中介组织合作,建立专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培训机构,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于知识产权融资运用能力。二是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登记公示系统,统一规则、简化程序、规范收费,提高登记效率,解决目前质押登记分散、手续繁琐的问题。
(四)完善知识产权融资担保体系,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一是鼓励各级科技部门设立专门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的科技担保公司。二是对已设立的担保机构可通过补充资本金、担保补贴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担保能力,鼓励银行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提高其担保金额与担保放大倍数。三是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级再担保公司,化解担保机构风险集中、缺乏风险分散机制的问题。
(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强化对知识产权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
在现有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上,扩大覆盖程度,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银行、担保机构、保险机构的奖励或补贴,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一是进一步明确对于金融机构的税收优惠,例如所得税减免或返还,营业税及附加税下调或免征等政策。二是实行利率补贴,通过财政贴息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对小企业发放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利率折扣。三是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制定具体的补贴或风险补偿和奖励政策,扩大风险补偿范围和补偿力度。
(六)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新途径。
结合我省全面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渠径、程序和方式,使投资者通过投资知识产权质押证券获取收益,知识产权使用者充分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收益,从而加速知识产权资产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