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质量强省”为抓手,打造“广东制造”优秀质量口碑的提案

2018-01-25 23:10:36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案第20180192号
  案    题:关于以“质量强省”为抓手,打造“广东制造”优秀质量口碑的提案
  提 出 人:刘启德(共1名)
  分    类:经济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承办单位:省质监局,省工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
  内    容:
  案  由:
  中共十九大把“质量第一”和“质量强国”写进报告,明确提出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显著增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质量优势。广东要解决好供给侧结构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追求品质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到2020年供给质量全面提升的总目标,就需要深入推进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质量强省战略”,以质量创新促进经济内生增长,实现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双跃升”,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推进。
  “十二五”时期,广东质量建设成绩突出,制造业产品质量平均合格率95.4%;中国驰名商标数702件,居全国首位,全省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041项、国家标准4061项。从数据看我省的质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离德国、日本等质量强国还有较大差距,无论是中高端产品质量提升、标准体系建设还是世界知名品牌的打造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省的质量建设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质量观念有待改进。一些地方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短视严重,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的动力不足,牺牲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一些企业工匠精神缺位,没有认识到质量提升是提高效率、增加需求、扩大利润的必由之路,没有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建百年老店的战略规划;消费者的质量教育不够,没有形成重质量、愿意为高质量产品买单的社会氛围,造成市场上的劣品驱逐良品现象;社会监督氛围不浓,媒体、消费者的监督力量被没有释放出来。二是存在质量发展二元化现象。一方面广东作为世界闻名的制造业基地,产品的质量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同,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造假制劣的窝点,质量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并存,高质量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并存。三是质量特色有待提高。广东制造的质量特色凝练和宣传不够,品质形象不鲜明,消费者不能形成广东制造等于优质制造的直观印象。四是高质量产品转化为品牌和标准的意识不够,习惯于以代工生产和销售数量的积累来创造财富,其代价是资源的大量消耗,由于没有形成鲜明的品牌和标准特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端高品质的需求,也无法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率。
  建  议:
  广东以制造立省,质量是广东经济发展的生命和基础。要使广东经济持续领先全国,必须扩大广东质量发展的优势,以“质量强省”为抓手,促进我省供给质量的提高。
  一、要做质量强国的排头兵,树立“质量第一”的全民共识
  支持优势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智能制造、互联网、环保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从技术、管理、过程工艺上综合提升产品质量,进而增加企业效益。加强消费者的质量教育,提高消费者质量意识,改变消费观念。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质量开放日”活动,鼓励消费者、媒体在开放日到各地质量部门、质量先进企业参观,开放日可以开展质监成果展示、质监设备体验、真假产品展示与鉴别、优质产品制造过程参观等系列活动,以增强社会对质量工作的认同,提升广东质量形象。强化12315电话的接听和处理能力,鼓励消费者参与质量监督与索赔,营造“质量第一”的社会风尚。
  二、实施质量提升战略,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要提升广东质量的整体形象,必须解决质量发展的二元化现象。省政府要下定决心,狠下心来督促地方政府加强质量建设,要切实推动和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从上到下的考核。质量建设先进地区要巩固质量建设发展成果,强化质量优势,落后地区要狠抓质量建设,加强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净化市场,建设公平的市场发展环境。委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质量要素对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企业升级的作用和实现路径的研究工作,研究我省各行业质量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作为宏观管理的客观依据。开展重点行业质量提升行动,推进民生、安全、环保等领域的质量全面提升。
  三、凝练广东质量特色,打造广东制造等于优质制造的直观印象
  大力打造各行业区域品牌,将大朗毛纺、长安模具、古镇灯饰等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专业镇打造为类似波尔多红酒、神户牛肉的知名区域国际品牌。区域品牌并不是产品产业的分类,而是打造高品质的产品产业。在开展重点产品、重点行业质量比对的基础上找准广东产品质量的个性化特征,打造有鲜明质量特色的“广东制造”区域品牌,提升广东产品的市场辨识度和认知度。在试点的基础上尽快推动“广东优质”认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铺开,宁缺毋滥,将真正质量好的企业选拔出来。政府层面要在各大主要媒体上加大对工匠及“广东优质”产品的宣传力度、频度,提升消费者对“广东优质”及广东制造总体质量的认同。
  四、将质量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标准优势
  踢好广东质量建设“临门一脚”,推动我省的质量建设进入品牌建设和标准建设的更高阶段,向上推动质量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占据产业发展制高点,向下推动质量建设转化为品牌优势,以创造更高价值。
  质监部门要在风险评估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基础上引领科学、操作性强的标准的制定。推动产品分级制度试点和产品的清晰标注试点,要求试点行业的产品必须清楚的标注等级、构成、质量、产地、风险等内容,使消费者能清楚地知道产品的相关信息,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和需求。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建设,带领行业通过标准建设形成竞争合力,有效占领产业制高点和话语权。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化合作和互联互通,占领新市场。大力推进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物流贸易、投资基金、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的标准建设,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
  引导企业通过加强自主品牌供给提升附加值,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组织企业到知名消费品品牌企业取经、交流,学习先进发展经验,对获得各级名牌名标的纳税大户给予正面宣传。鼓励各级政府拿出奖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力度来奖励企业打造自主品牌,扩大各级政府对省内自主品牌的采购,增强企业创建品牌的信心。实施品牌人才计划,建立国际品牌管理人才交流平台,积极推动企业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特别是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推动港澳品牌管理人才与我省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