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粤剧联盟 大力推动粤剧文化传承与发展

2019-01-27 19:58:09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大会发言材料(94)
民盟广东省委员会的书面发言
——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粤剧联盟
大力推动粤剧文化传承与发展
  粤剧是继昆曲之后第二个被列为世界级非遗项目的中国戏种,在粤港澳三地和海外华人中具有广泛影响力。推动粤剧文化传承和发展,有助于弘扬岭南文化、推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对于增进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认同、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具有积极影响。2016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有力促进了我省地方戏曲艺术包括粤剧的繁荣发展。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就指示要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当前粤剧文化传承和发展中仍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粤剧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粤港澳合作交流不足,未形成推动粤剧发展的合力。近年来,文化娱乐活动日益多元,传统戏曲市场萎缩,粤剧急待创新发展。然而粤港澳三地粤剧合作和交流不足,未能形成推动粤剧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合力。三地政府虽进一步加强了文化交流合作,搭建了一些粤剧交流平台,如“深珠港澳粤剧粤曲交流展演”、青少年粤剧夏令营等,但仍处于一种零散的、民间自发组织的状态,尚未形成一个全方位交流平台。政府对民间交流活动的支持不够,活动办理手续繁琐。
  (二)经费投入不足,创新发展动能不够。文体体制改革后,粤剧团尤其是基层粤剧团,大多陷入生存困境。虽政府逐步加大对粤剧团的支持力度,但投入总额仍然不足:一是年度经费严重不足,许多剧团经费紧张,甚至难以保障演职人员的基本演出条件,遑论创排新戏。如珠海粤剧院有50名演职人员,但每年定额拨款仅210万。二是政府购买的演出资助不足,普遍标准偏低,不足以支付每场的演出成本。
  粤剧院团光靠演出收入难以维持动作和发展,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专门为粤剧建设专用场地的地市都极少,基层粤剧团普遍缺乏演出、排练场所,演出设备和装备陈旧落后,加上创新动力不足,新创剧目少且影响小,观众群逐渐流失、老龄化,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三)人才队伍状况堪忧,后备人才培养亟待加强。一是人才留不住,进不来。转企改制后,粤院团工作人员工资收入普遍较低,部分国有院团的演员职称晋升通道狭窄,难以留住已有人才;新招聘的指标少且要求大专以上,难以招到符合条件的人才。二是戏曲学校招生难,粤剧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戏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近三年大专录取人数41人,报到人数33人,五年一贯制录取人数27人,报到人数23人,平均每年招生不到20人,毕业生中又有相当数量转行从事其他职业;传统的师徒传授体系,也未能得到有效传承;华南地区戏曲专业缺少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学历教育,导致演员层次不高。
  二、 建议
  粤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政府应给予大力扶持、引导和推动,使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精神文化的需求。
  (一)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粤剧联盟,推进粤剧文化交流。一是借鉴星海音乐学院牵头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教育与艺术发展联盟”的成功经验和模式,由广东省粤剧院牵头,联合大湾区内的粤剧院校、演出团体、演出剧场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粤剧联盟”,共同推进粤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二是以粤剧联盟为平台,在“羊城国际粤剧节”基础上,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粤剧节”品牌,进一步拓展粤剧节在海内外的影响,促进粤剧团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三是把粤剧作为大湾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合作的重点工程,并纳入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合作项目中。四是支持民间交流,探索建立更加便利的交流体制机制。鼓励“深珠港澳粤剧粤曲交流展演”增加广州、佛山等传统粤剧重镇,并逐步拓展参与城市。
  (二)加大支持力度,鼓励粤剧创新发展。一是加强业务指导,加大对基层粤剧院团的经费保障。可借鉴深圳市文体旅游局采取委托管理方式,解决国有剧团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改制为事业单位性质的,则纳入国家财政拨款系列。二是建立粤剧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粤剧发展基金会作用,推动粤剧联盟建设,加大对粤剧院团的扶持。三是加大政府采购力度,适度增加每场演出的补贴力度。四是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剧场建设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建设。五是设立省级精品粤剧创作项目,鼓励支持粤剧创作。同时,发动院团参与文化部优秀戏曲剧本创作扶持计划、国家艺术基金及省文艺精品扶持资金申报。
  (三)加快粤剧人才培养和引进。一是探索更加灵活的粤剧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留住机制,不唯帽子、唯获奖,以实际能力评价人才;针对粤剧人才培养的特点,适当放开粤剧人才在职务晋升和招聘条件上的条件限制。二是探索在中职与高职院校戏曲表演等相关专业中实施“定向委托培养方式”,为有潜力的学生开设绿色通道,免除学杂费用;支持星海音乐学院开设粤剧表演专业,招收本科生与研究生。
  (四)加强粤剧普及教育及宣传力度。落实好《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大力做好粤剧进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宫的工作,支持鼓励粤剧以小分队的形式进社区、进厂矿、进军营。以省教育厅“特色学校”建设为契机,建设一批以粤剧特色的中小学校。支持、鼓励开展以粤剧为主题的演出活动、电视综艺节目和比赛,为粤剧爱好者搭建演出和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