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省留守儿童教育的建议

2019-01-27 20:04:29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大会发言材料(9)
陈缵光委员的书面发言
——关于加强我省留守儿童教育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在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水平都居于全国前列,但省内发展不平衡,许多欠发达地区并未全面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还面临着留守儿童等问题。
  由于家庭教育缺失,长期未得到父母正确引导的留守儿童,容易在学习、心理上走入误区,犯下错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关怀问题,迫在眉睫,急需解决。
  一、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现状
  (一)亲子关系疏离
  主要表现:
  1.多数父母主要通过打电话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内容多局限于孩子的生活起居以及学习情况,情感交流相对匮乏。
  2.外出父母回家频率低,回家后停留时间短,无法满足儿童与父母见面的需求。
  3.由于亲子双方不在一起生活,彼此都无法想象、理解对方的真实处境,沟通有障碍。不少留守儿童对父母产生逆反、怨恨等心理,甚至拒绝接受来自父母的关爱。
  (二)长期疏远的亲子关系的负面影响
  1.榜样缺失,失去正确引导。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自然地将身边的长辈作为榜样。而在留守儿童家庭,留守儿童失去榜样示范与正确引导,这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2.学习成绩下降。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学习需要家长配合学校,并对儿童进行鼓励与督促。而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多为祖辈,他们大多知识水平较低,无法给孩子进行学业辅导;部分祖辈溺爱孩子,没有督促孩子学习的意识。失去父母的监管,临时监护又无法真正监护到位,孩子成绩必然下降。
  3.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长辈的引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而言,在欠发达地区,老人思想较封建保守,对应的则是难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明显的问题是部分人金钱观扭曲。留守儿童也因而容易为金钱所束缚,成为拜金主义的人。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留守儿童父母缺乏沟通观念及技巧。许多父母没有与孩子多沟通、多陪伴,或长期离家无法与孩子正常有效沟通,导致留守儿童常常感觉自己被忽视,出现亲子关系疏离等问题。
  (二)父母对临时监护人过度依赖。有的父母把孩子留在家乡,交由临时监护人照管便少管少顾,甚至连物质上的支持也少得可怜。也有临时监护人始终将留守儿童视为外人,或认为是家里的累赘,嘴骂手打,甚至将其转手给别户人家。
  (三)监护人监管责任不到位。祖辈对待亲子互动往往停留在物质层面,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问题。亲戚作为临时监护人时,往往对孩子的不良表现也不敢多作批评,担心管严了孩子会记恨、会出事。
  三、关于加强广东省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建议
  (一)政府对留守儿童进行造册登记。由基层政府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全面了解掌握辖区内留守儿童的人数和家庭情况,制订对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帮扶方案。上级政府汇总,定期检查或抽查落实情况。
  (二)定期向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提示。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定期自动向留守儿童的父母发送短信,提醒他们与子女的沟通联系。要求他们每周要给孩子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打通父母和留守儿童的亲子沟通渠道,缓解留守儿童对父母亲情的渴盼。
  (三)学校建立帮扶机制。由学校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老师要加大对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的关心与帮助。
  (四)加强监护人责任。定期与监护人沟通,集中对监护人进行培训指导。
  (五)加速农村发展,让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要使孩子不与父母分离,最好的办法是解决他们就地就业。建议当地政府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扩大农民的就业岗位的同时,制定有关农民就近就业的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在当地顺利就业。
  (六)创造条件让留守儿童随父母进城入学。采取多种形式,创造各种条件,出台相关政策,以切实保障留守儿童随务工父母进城后,可以依法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发言者系中山大学教授,科技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