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我省养老人才瓶颈问题的提案

2019-01-25 23:17:15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91、提案第20190091号
  案    题:关于解决我省养老人才瓶颈问题的提案
  提 出 人: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共1名)
  分    类:劳动人事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截至2017年底,广东省户籍老年人口达1367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4.7%,约100万需要专业养老照护,另外250万则需要在家政服务支持下开展日常生活。养老服务业本质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养老人才队伍不足、质量不高已经成为阻碍我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养老人才问题涉及的行政管理部门分散,养老人才战略缺乏顶层设计。养老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养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础。目前养老人才问题涉及政府部门分散,政出多门、难以落实,有的政策甚至自相矛盾。
  二是一线养老护理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养老护理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缺失。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大,据省老龄委统计,我省累积获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人数仅7108人。仅广州市目前就需要养老护理员2万人,但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实际从业养老护理人员仅9千左右,缺口高达55%。养老护理员的专业水平不足,仅养老机构能实现持证率在98%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方面,从事失能老人家庭看护工作的家政人员持证率不足2%。
  三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家政人员和家属缺乏养老照护技能。社区养老多由普通家政人员或长者家属承担。家政人员中接受过简单养老护理培训的人员不足2%,家属照顾者学习过养老照护技能的也不足10%。照护水平低、照护质量差,导致一些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情况快速恶化或反复入院,造成对公共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家庭沉重的负担。
  四是医养结合难以落实,老年病科、康复科医护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教育及医疗资源对养老的关注不够。医养结合机构门槛高、“家庭病床”报销病种少,康复护理类报销比例低。老年病科、康复科、护理科在医疗体系中长期弱势,岗位不足、晋升渠道有限、职业前景不高、执业风险高的情况长期未有改观。受医师执业规范的限制,二、三级医院的老年科、康复科医生等无法跨区域执业,造成有限的养老医疗卫生人才未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对养老的关注少,在广东省医疗相关大学中,至今无一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全国设立的六个国家老年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无一在广东。
  为此,我们建议:
  一、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制定我省中长期养老人才工作规划
  打破目前民政、卫生、人社、残联等部门割裂分散的养老局面,由省领导牵头做实老龄工作委员会在养老政策顶层设计和决策中枢职能,明确各部门职责范围,协调各部门工作,加强老龄工作的统筹协调。完善养老人才顶层设计,加强老龄研究,为应对未来持续的老龄化社会做好养老人才战略规划。
  二、建立学校教育、在岗培训相结合的健康照护专业人才倍增计划
  一方面通过学校教育、定点培养等方式,扩大教育系统对养老人才的输出。避免“养老服务”的污名效应,与国际通用术语接轨,改名称为“健康照护与管理专业”。将健康照护与管理专业纳入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扶持专业。与贫困地区的职业技术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定向就业培养。高等教育系统增设老年医学及护理专业。另一方面依托省市医院的老年病科、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水平较高的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建立从业人员在岗培训机制,通过行业协会认证、管理,实行从业准入认证、技术技能认证相结合的从业人员持续培训教育体系。
  三、建立广东省统一的养老人才培训、认证和登记体系
  根据广东省养老照护服务的实际需求(可参照广州市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清单、长期照护保险的支付项目清单等)、参考上海、香港和国际经验,结合广州、深圳等市县的人员培训登记工作经验,制定全省统一的健康照护培训课程体系及配套的执业资格认证体系,由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承担培训、认证、管理方面的职能。结合全省的养老人才培训和认证体系,建立健康照护人才梯队,打通健康照护职业技能证书与护士学历教育的晋升通道。研究落实广东省养老护理员资质和香港、澳门互认机制,推动大湾区养老人才资源整合。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健康照护人员的氛围,打造专业人士形象。
  四、完善社区居家照顾公共服务体系,设立健康照护人力资源工作站,建立以家属照顾者、长者义工为主的社区“准健康照护员”后备队伍
  为居家养老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建立“托底型”的公共服务系统。提升现有服务的覆盖率、使用率和专业水平。政府购买服务时应明确要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具有医养结合服务能力、配备专业人员。扩大“家庭病床”病种和报销项目,加快研究和推动“护理站”、“长护险”工作。在社区建立健康照护人力资源工作站及基层分站。组织登记辖区内照顾失能老人的亲属照顾者、低龄老年义工、社区无业居民等,纳入“后备健康照护员”教育培训范围,为照顾者提供照护技术支持和心理支援。在全省各镇、街道和社区巡回举办 “社区健康照护员免费培训班”聘请养老照护专家通过网络、媒体讲授专业理论课,由富有临床经验的护理师资和车载培训教具设备组建技能实习操作流动基地,巡回各基层进行现场教学。为经考核的非正式照顾者颁发证书,备案为社区“准健康照护员”,形成基层养老人才储备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