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农村产业现代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

2019-01-25 23:25:44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82、提案第20190082号
  案    题:关于提升农村产业现代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
  提 出 人:黄程亮(共1名)
  分    类:经济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三农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的要求,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做了很好的工作部署,取得了不少成绩: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现代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强化;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铺开;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616.8亿元预算,比上年增长125.9%,加上其他用于三农的资金,总规模达1054.54亿元,规模为历年最大、幅度为历年最高。
  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当地村民生活水平和农村人居环境等物质条件,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农村人才现状不容乐观,青少年前往城市发展,农业变成了老人和妇女的产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水平有限,严重制约着农业、农村的发展。2、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商品物流网络建设较为薄弱。3、农产品没有全局规划,经常出现农产品供大于销或者没有销售渠道,农民赚不到钱,存在产供销脱节。4、各地发展产业特色化不明显,农业企业没有活力或者难以生存。
  因此真正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关键是以产业融合、产业兴旺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塑造发展的内生动力。产业兴旺了,农村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实现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最终奋斗目标。
  建议:
  一、留住和培养人才:农业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种养殖、营销、仓储、物流等等。1、制定各项惠农政策,将青少年劳动力固定在农村,致力于农业发展。2、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向“智力型”“技能型”需求转变。3、引进人才,从各类涉农大学中引进学有专长的毕业生,政府出台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激励机制,让农村成为年轻人大显身手的大舞台。4、政府正确引导。政府鼓励农民创业,在农民创业过程中从政策、技术、资金等多个方面进行帮扶,发挥农民的自主创新作用。
  二、找准产业发展方向:1、结合各地农村区域特色,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发展特色种养殖;2、依托市场和深加工企业发展种植订单农业,解决农民后顾之忧;3、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贸易,不断提升产供销综合能力;4、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可以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
  三、让农业企业换发活力: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第一位,这是乡村振兴真正的保障,农业企业做为重要的参与者,在农村、农民的问题上需要发挥着积极作用,也是扶贫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1、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对农村的影响巨大,不能缺少农业企业的发展,农业企业一方面应致力于创新,另一方面,更要联系农民,可以创新合作模式,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如“公司+合作社”、“公司+基地+贫困户+市场+能人”等,实现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
  2、发展农村电商。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让政策惠及大多数企业、农民,促进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促进城乡资源双向高效流通,成为培育农村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手段。
  3、帮助农业企业通过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方式的改变,面向城乡新需求培育农村优势产业,在城乡之间搭起产业新通道,参与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力量。
  4、帮助企业做好市场拓展、打通销售环节以及提供各项制度保障。
  5、推动风险补偿体系建设。建议政府、银行、担保、保险等成立风险补偿基金,引入风险分担机制,让更多的资源可以放心地投入到支持“三农”建设中,为农业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活水、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