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提案第20190073号
案 题:关于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重点中学设立港人子弟班的提案
提 出 人:李卫东(共1名)
分 类:文教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为了做好大湾区内教育合作、人才交流等要素互联互通,我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粤内城市)重点中学设立港人子弟班,更好为需要在湾区内长期跨境工作人士港籍人士提供子女受教育等便利,深度融合促进交流
一、现状与问题
我国正在建设中的粤港澳大湾区将香港、澳门和内地等11个城市联通在一起,通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使港澳两地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变革之中,也使内地更好地通过港澳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超级工程”。
近年来,随着内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香港与内地交往的日益紧密,越来越多香港人士表达出希望走入内地并希望子女能在内地接受教育之余,亦能在适当时间衔接香港的教育制度。
目前,大湾区内只有深圳教育局同意让一些具备素质的承办学校试办港人子弟班并参加香港的中学学位分配办法,以此协助有需要的港人子弟回港升学。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速发展,单纯港深两地之间的承办学校试办港人子弟班已经难以满足香港同胞到大湾区各地发展、子女入学的诉求。
粤港两地在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方面已迈出可喜的步伐,但在基础教育领域仅限于建立姊妹学校等浅层面的交流,而在课程融合、考试机制及合作办学等深度合作层面尚未真正涉及,香港国际教育优势尚未得以释放也是推动港人班落地的重要契机。
二、对策建议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简称HKDSE,相当于国内的高考,该课程是香港的高中课程,由香港考评局制定并主办的公开考试,受到国际认可,学生可通过该课程直接申请全球知名院校。香港考评局计划将该课程打造成与A-level和SAT齐名的国际课程,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被国际广泛认可并与国际课程直接融合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
香港的HKDSE教育体系无论是课程学习还是大学录取都是与国际教育体系完全衔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现成版的被国际认可的中国国际课程,再加上与国内课程相互重叠度高,非常易于结合实际需求予以课程改良,所以HKDSE课程体系对构建中国版的国际教育课程体系具有先天的优势,也是对接中国教育与国际教育的一条最便捷的途径与桥梁。
从目前情况来看,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各地重点中学设立港人子弟班,最能保障办学质量。试点学校将从省级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中遴选产生,教育质量在当地首屈一指。只要学校严格规范港人班招生程序,将港人班的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保质保量是完成可以实现的。我建议,可根据以下的内容作为推进建立港人子弟班的规则。
1.收生准则。参加港人子弟班的学生,其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须为持有香港身份证的香港永久居民。报读的学生父母的香港身份须经香港教育局核实后方可入读。
2.课程。承办学校为港人子弟班学生开设的课程,除按课程要求提供校本考试/评估,还须准备学生参加香港的公开考试/评估,包括全港性系统评估、中一入学前香港学科测验和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以衔接香港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学制。
3.班级结构。学校的班级结构须获当地教育局认可,每年须向当地教育局就港人子弟班的学籍进行登记、备案,由当地教育局转抄香港教育局。每班学生人数不应超过35人。
4.香港中学学位分配办法。承办港人班学校可参加香港中学学位分配办法。
5.学校发展。承办学校可参考香港教育局制订的学校发展与问责架构,编写学校港人子弟班发展计划、周年计划和年度报告,透过策略性规划促进港人子弟班的发展与问责。
6.课程评估政策。承办学校需设立明确的港式课程评估机制,以评估促进学习为原则,制定校本课程评估政策,包括评估目的、方式、评估准则、拟题及批改制度等,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7.教师资历及培训。港人子弟班的教师必须具备当地教育局规定的有关教师资格并通过适当的专业训练,并为当地教育局接受。如有需要,教师应参加并完成香港教育局提供的培训课程。
8.收费。承办学校内的港人子弟班须以自负盈亏模式营办,学校直接向家长收费。收费标准应与当地物价局核准的民办学校学生的收费标准一致。
9.监察机制。开设港人子弟班的三所承办学校应竭力提供优质教育,按本附件各项准则管理学校,并定时向当地教育局负责监察港人子弟班的教育教学。
10.专业支援。香港教育局会将有关学校管理、课程、教师培训等的最新发展资料,知会承办的当地教育局。如有需要,香港教育局应提供适当的专业支援,包括为开办港人子弟班的承办学校教师提供培训课程以及为参与计划的承办学校在香港寻找办学质量好、具良好设备和师资,有利于三所学校迅速接轨香港课程的对口学校作为姊妹学校等。
11.两地教育局发出的课程及行政指引。承办学校必须遵照由当地教育局的有关规定及由当地教育局代转香港教育局不时发出与开办港人子弟班有关的课程及行政指引。在香港高校录取问题上,确保香港高校预留足够的学额录取大湾区内通过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内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