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强镇战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提案

2019-01-26 00:57:16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69、提案第20190069号
  案    题:关于实施“强镇战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提案
  提 出 人:顾作义(共1名)
  分    类:综合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要求广东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乡镇与城市发展不协调是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实施强镇战略,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实施强镇战略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要求。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乡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但乡镇的发展未得到足够重视。在粤东西北的817个乡镇中,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规划严重滞后,管理缺位,环境脏、乱、差、臭等问题,乡镇成为市、县、镇、村这一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2017年,粤东西北乡镇户籍人口约4300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实施强镇战略能更好满足乡镇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形成宜居、宜业的环境。
  其次,实施强镇战略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乡镇是县城和乡村的链接体与中转站,是基层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是农村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科技、服务等二三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场所,也是现阶段农民、农业、农村参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桥梁和连接纽带。乡村振兴应当更好地发挥乡镇在区域中的产业引领、要素集聚功能和货物、人才交流平台等方面的作用。
  再次,实施强镇战略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应该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人口、资源、产业等在区域内合理分布。大力发展小城镇,提升城镇产业能力、公共服务水平等,能使乡镇更加有效承载城市外溢的产业资源,推动城市人口外流,有利于更好地助推城市健康科学发展。
  建议各相关部门积极将强镇发展战略纳入"一核一带一区"总体规划部署中,着力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要赋予乡镇与其职责相匹配的权力。乡镇一级承担的经济发展、城镇管理、民生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很重,但其事权、人权和财权都与其不相匹配。目前,在粤东西北的乡镇中,1-5万人口规模的乡镇有447个,占比55%;5-10万人口规模的乡镇有257个,占比31%;1万人口以下的小型乡镇有19个,占比2%;10万人以上的大型乡镇有94个,占比12%。从人口规模看,乡镇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任务很重,但权力不足,可谓"小马拉大车"。建议省委改革办针对乡镇发展、管理、服务的职能,研究落实赋予乡镇一级党委、政府更大的权力。
  第二,省财政要加大对粤西北地区乡镇转移支付的力度,重点用于提升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包括:①交通基础设施,实现镇街道路的硬底化,特别是要改变"路边经济"和公路从乡镇中心城区穿行的现象;②生态环保设施,建立垃圾、污水处理设施;③医疗、教育和文化设施,建设医院、学校和文化中心等。建议省财政根据乡镇的规模和发展需要,安排一些必要的项目,逐年推进。此外,也要探索"帮扶单位+"、"乡贤推动+"的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镇公共设施建设。
  第三,要高标准、适度超前进行乡镇规划。目前,乡镇的规划是低水平的,规划缺乏科学性、特色性。规划落后是最大的浪费。要以镇街中心区和主干道为重点,对公共基础设施、道路改造升级、沿街立面整饰、建筑色彩控制、道路林相改造、绿化美化工程等进行系统规划。要吸取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训,如停车场不足等问题,以今后二、三十年的发展为目标,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要突出地方特色,防止"千镇一面",在落实好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的基础上,形成形态各异、风貌独特的城镇发展格局。建议省住建厅统筹乡镇规划工作,先抓一批示范点。
  第四,要以特色小镇建设作为突破口,壮大乡镇发展实力。乡镇的发展根本的还要靠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要在突出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科技特色、旅游特色上下功夫,着力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综合承载力、产业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的特色小镇。建议省发改委、省财政对全省的特色小镇建设加以规划指导,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第五,以整治"脏、乱、差、臭"为重点内容,创建卫生乡镇和文明乡镇。目前,乡镇"私拉乱建乱停"问题较为突出。首先,因缺乏对过街线路的统一规划,电线、网线等管线如"蜘蛛网"满天飞。其次,镇区街道沿线店铺被扩展为经营场所,在门前及人行道上私搭乱建"铁皮房"的现象普遍存在。再次,镇区停车场所较少,车辆停放疏于管理,随意停车现象多发。建议省文明办加大创建文明乡镇力度,提高乡镇居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省爱卫会加大创建卫生镇力度,使乡镇卫生面貌和环境质量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第六,要高度重视乡镇干部的培养力度。由于乡镇干部任务重、待遇差,乡镇沦为"训练基地",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受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影响,外出务工党员较多,后备年轻党员干部缺乏。干部队伍存在"青黄不接"以及流动性大的问题。建议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农村厅加大乡镇干部的培训力度,研究提出引导人才向乡镇流动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