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广东自贸区建设的提案

2019-01-26 02:05:21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32、提案第20190032号
  案    题:关于加快广东自贸区建设的提案
  提 出 人:朱颖恒(共1名)
  分    类:经济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广东自贸区于2014年12月设立,涵盖南沙、前海、横琴3个片区,在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化粤港澳合作等方面,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因此,应当不断加快自贸区建设,全面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
  一、广东自贸区建设卓有成效
  试点以来,自贸区三大领域改革创新成果丰硕。一是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投资管理制度。自贸区内负面清单减少至95项,99%的新设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备案设立,办理注册时间从10多个工作日减少到最快2个工作日。二是打造安全高效的国际化通关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建立国际贸易贸易"单一窗口",货物申报上线率达99%。实施"互联网+易通关"改革,一般货物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降低42.6%。三是建设金融开放试验示范窗口。目前,自贸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创新金融和类金融企业集聚地,累计入驻金融企业5.8万家。
  二、广东自贸区建设存在的短板
  (一)自贸区政策性优惠依赖性强,重大领域改革创新推进难度大。2015年以来,自贸区无论在税收、资金、人才、土地等方面都得到更大力度的扶持。然则,在进园企业中,个别企业仅是为了从优惠政策中谋利。如此,则自贸区虽短期可得到资源聚集的规模效应,但长远看,企业会对此形成依赖,反而窒息企业发展创新的动力。其次,一些需要由中央部委协调的改革事项推进难度大。比如"探索实行本外币账户管理新模式"及"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期货交易所"等事项落地难度仍较大。
  (二)三大片区发展不平衡,区内产业结构仍待完善。南沙、前海和横琴三大片区因经济、区位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前海定位于金融功能,占地28.2平方公里,2017年生产总值2080亿元;而横琴定位于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载体、新高地的作用,占地106.46平方公里,面积是前海的4倍,2017年生产总值183.6亿元,仅为前海的8.8%。虽然三大片区错位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但由于准入门槛、政策优惠等均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关系。再者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加之专业人才的短缺,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导致产业结构短板仍较为明显。
  (三)三地服务贸易合作机制有待突破,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标准仍需提高。通过实施CEPA,粤港澳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但三地在自贸区内合作仍存在诸多体制机制障碍。譬如在建筑、规划等专业领域的行业规范和管理规则无法完全对接;金融、法律、航运、电信等服务领域仍存在股权比例、业务范围、服务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在建设自由贸易港方面,广东与新加坡、香港等国际知名自由贸易港相比,在贸易监管、离岸金融、财税政策等方面的制度安排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加快广东自贸区的对策
  (一)自贸区应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推动专项制度改革措施落地。自贸区管委会应强化和加深自贸区与香港、澳门的合作力度,充分借鉴香港自由贸易港运营经验,全面发挥粤港澳三地错位发展优势,一方面可以将更多港澳台及国际资本引进入自贸区,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打造全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此外,加强与港澳之间金融体系、政策环境、市场监管等方面合作力度,推动服务贸易规则与国际接轨,进一步促进自贸区与国际的贸易往来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应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自贸区在扩大对外贸易开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粤港澳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的制度创新自主权。加快实施"放管服"改革,抓好"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方案落地,探索将更多行政许可事项纳入改革试点,建立完善以信用约束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自贸区管委会应牵头继续创新贸易综合监管模式,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动口岸管理部门深度融合,促进全面通关一体化。
  (二)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明确不同片区功能定位。近十年,我省全面实施"腾笼换鸟"产业政策,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第三产业比重低、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自主研发能力不足仍然是制约广东产业发展的三大痼疾。因此,自贸区应积极发展具有高投入、高技术要求、低能耗、高效产能、带动能力强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此外,借助自贸区区位优势,应重点发展国际商贸、金融、航运、物流、科技等新兴产业,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高地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再者,自贸区管委会应当明确三大片区不同功能重点,协调三大片区差异均衡发展。
  (三)全面加大对接港澳力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自贸区应立足于打造大湾区合作示范区标准,进一步放宽对港澳在金融、商贸、法律、航运、物流、电信等领域的准入、资质和经营范围限制,推进粤港澳三地检验检测结构互认。同时扩大与港澳专业服务合作,探索制定粤港澳统一管理标准的服务行业管理制度,允许港澳专业人士在自贸区便利职业,打造粤港澳服务业集聚区。应按照中央部署进一步完善自由贸易港建设方案,积极推动自由贸易港申报工作,以新加坡、香港、鹿特丹等国际一流自由贸易港为标准,加快探索离岸贸易、金融,推动货物、资金、人才、信息自由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