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提案第20190126号
案 题:关于防止网络游戏对中小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提案
提 出 人:陈文洲、林楚昭(共2名)
分 类:综合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關於防止網路遊戲中小學生造成不良影響的建議
省政協港區委員 陳文洲 林楚昭
隨著港珠澳大灣區的形成,廣東作為全國經濟大省,必將迎來更多更大的發展機遇。如果在網路遊戲的控制方面,廣東能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則能創設更為良好的投資、置業和安家環境,吸引更多的香港、澳門投資者到廣東發展。
現狀:
據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發佈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8上半年中國手機網路遊戲用戶規模為45833萬人,占手機線民的58.2%。作為中國人口大省和經濟大省的廣東,其手機用戶量所占比例最大。由於中小學生心智尚不成熟,自製力較差,在校園裏沉迷手機網路遊戲的現象十分嚴重。很多攜帶手機的學生都玩遊戲,樂此不疲,甚至在上課時間玩手機遊戲;熬夜玩手機的學生,上課時間精神不振,無心聽講甚至在課堂上睡覺。很多學校出臺關於禁止手機進入校園的規定,但因欠缺法律依據,實施難度大,致使手機進校園的現象仍屢禁不止。
危害:
“想毀掉一個孩子,給他一部手機就夠了”。沉迷於網路遊戲,等同於自毀前程,其對中小學生的危害不亞於毒品成癮。
一、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長期玩手機遊戲會出現生理上的疾病,如紅眼病(視力下降)、頸椎病、脊椎病,長期熬夜還會影響學生發育的健康。另外,很多健康的人,由於沉溺於不健康的手機遊戲,導致誤入歧途,有的甚至出現了抑鬱症和自殺的傾向,想入非非,走火入魔,玩死亡遊戲的甚至直接導致自殺的發生。
二、嚴重影響學業成績
美國心理學家自從2008年起,對100名學生進行跟蹤研究:其中,有帶手機到校和沒帶手機到校各50名。通過十年對兩方面學生的研究、跟蹤、分析,發現有帶手機到學校的學生,最終只有兩個人考上了大學,而沒有帶手機到學校的五十名學生,最終全部考上了大學。
三、容易走上犯罪之路
手機遊戲給了學生扮演各種各樣角色的機會,同時也為學生的角色混亂埋下隱患。手機遊戲大多以“攻擊、戰鬥、競爭”為主要成分,長期玩賽車、砍殺、爆破、槍戰等遊戲,火爆刺激的內容容易使遊戲者模糊道德認知,迷失了自我,以至不能理性地行使現實社會中的角色。
玩網路遊戲消耗上百萬的玩家比比皆是,但這類人群一般都是上班族。如果是學生玩網遊,因為得不到家長的支持,只能靠平時節省下的生活費來滿足網癮,一旦捉襟見肘,便想著通過其他非法的管道獲取,甚至搶劫殺人。
辦法:
網路遊戲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為了民族的未來,為了廣東的發展,我建議:
一、制訂法律制度,讓學校有法可依。通過法律的手段,強制禁止中小學生在學校範圍內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錶等各種具有聯網功能的通訊設備。凡攜帶以上違禁設備進入校園的,校方有權沒收,情節嚴重的,可直接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二、設立法規,嚴格審查。所有網路遊戲產品在進入市場之前,都應通過政府有關部門的嚴格審核和把關,堅決禁止對青少年有不良影響的遊戲產品進入市場。
三、制訂網路遊戲實名制和分段准入制度。凡是玩網路遊戲的人,都必須嚴格按照具體的要求,在網路上進行實名認證,堅決杜絕冒用他人身份進行認證。不同年齡段的人,只能玩對應階段的遊戲;所有遊戲,只能在週末或節假日期間的指定時間內開放。以上內容由遊戲開發商設置,政府監督,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