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提案第20190164号
案 题:关于建立“智慧养老院”运作模式,促进我省居家养老事业发展的提案
提 出 人:民进广东省委会(共1名)
分 类:综合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承办单位: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
内 容: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对养老产业的需求持续增加,探索和建立一种在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智慧养老院”,对解决我省养老服务存在问题意义重大。
一、我省老龄化的基本情况
截至2017年底,我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突破1367万人,约占总户籍人口14.7%,8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09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占老年人口15.3%,随着“4+2+1”家庭的增加以及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家庭规模向小型化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正逐渐变弱。探索和建立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智慧养老院”,对解决我省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有积极作用。
“智慧养老院”是政府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区服务相结合方式,当老人有服务需要时,拨电话给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就会根据老人需求,派加盟该信息服务平台的服务企业的员工上门为老人提供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专业化服务,同时对服务过程及质量进行监督、跟踪、反馈、完善。
二、面临的问题及困境
由于目前我省仍没有 “智慧养老院”模式的成功运作及落地案例,借鉴甘肃省兰州市“虚拟养老院”建设情况的问题及经验,结合我省目前情况,要建设 “智慧养老院”将面临以下问题。
(一)相关政策不完善,平台商家运营压力大
由于“智慧养老院”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运作模式,加盟到平台的商家企业提供的服务项目都是微利项目,得不到相关优惠政策,势必降低企业的加盟意愿和服务质量。同时,伴随着今后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及“智慧养老院”运营成本就不断增加,“智慧养老院”的发展就会受限。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社区参与度须有待提高
“智慧养老院”是一个线上服务平台,但也需线下各社区工作人员如志愿者、社工、义工等共同参与,执行“智慧养老院”下达的各项任务。若社区对加盟到平台服务商家的服务质量和老人的服务需求了解较少,不利于社区对老人的管理,也不利于发现“智慧养老院”在服务过程中问题。
(三)专业服务人员缺口过大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养老护理员都来自较为贫困落后地区,部分人员文化素质较低,且无相关专业技能培训,不利于今后平台服务稳定、优质输出。加盟平台的商家在微利运营的情况下,增加了商家招聘及培训成本,带来运营压力。
(四)行业标准不一,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
“智慧养老院”服务对象以居家生活的中老年人为主,该群体的居家生活服务需求多样,但目前养老服务商家(或企业)数量少,缺乏一定专业性,且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残次参差不齐,缺乏完善的市场监督机制。
三、建设“智慧养老院”的建议
(一)建立长效机制,实现运作市场化。
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体系建设。建议增设相关补贴,如政府开办经费补贴和运营经费补贴。对符合援助的对象,制定相应购买服务标准,整合服务资源。
(二)承上启下,积极发挥社区“载体”职能
建议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在各社区建立集体活动场所,为老年人提供集体服务,有利于促进老年人互动交流和智慧养老院的宣传,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可对社区老人进行摸底登记、开展宣传咨询服务,帮助办理申请入院等。另外,根据老人需要,加快完善社区医养融合工作,建立老人健康电子档案,与政府部门实现数据共享。
(三)加强团队建设,推进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
建议由民政部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组织,依托高校、医疗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培训,持证上岗。稳定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对在“智慧养老院”的上门服务人员给予一定的补贴,以减轻“智慧养老院”的用工成本。同时可在职业教育中,开设居家养老服务相关课程或专业,加快养老护理专业服务人员的培养。
(四)统筹养老资源,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一建议在各街道、社区成立老人自治组织,代表老人对企业提供的服务进行监督。二是选取影响力较大的服务商家成立服务协会,对所有商家的服务进行规范、监督。三是建议政府引入市场机制,用企业模式来实现对“智慧养老院”的管理,以提高“智慧养老院”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五)加强宣传,营造居家养老的良好氛围
我们须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让老人了解国家养老政策,体会社会对老人的关爱,重点推广 “智慧养老院”的服务功能,让他们了解“智慧养老院”是政府建立的一个老年信息服务平台,只需要拨打一个电话、平台就能按照自己的需求提供真实满意的服务,增加老人与平台的粘度,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建设。
(六)培育老年市场,推进全省养老产业发展
一是建立老年产品超市。老年产品超市分产品展示区、产品体验区、理疗保健区、康复医疗区。重点在完善中医理疗中心,将老年产品超市和中医理疗渗透到每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方便服务社区。二是筹建爱心慈善超市,便民电商平台。组建流动配送车,为老人送货上门,服务到家。三是积极推进中央厨房就餐中心、中医理疗中心,服务普及到各个社区,解决老年人急需解决的吃饭难题,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