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提案第20190156号
案 题:关于加强我省农村与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的提案
提 出 人:民进广东省委会(共1名)
分 类:环保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承办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
内 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保护思想,近年来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总体水质状况良好。为了进一步治理好水环境,我省加强了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但农村与中小城镇等盲点和薄弱地区支次管网和污染支流沿河截污管网建设仍然比较落后,已成为我省黑臭水体治理的深度区和硬骨头。
一、我省农村与中小城镇水污染及污水管网建设情况
(一)农村与中小城镇水污染情况
根据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广东省反馈“回头看”的督察意见,粤东西北地区1013个乡镇中目前仅有203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一些建成的乡镇污水处理厂也由于管网和管理等问题也难以正常运行。
(二)农村与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情况
截至2018年8月,全省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为46.6%,1.9万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为29.00%,约19.8万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仅有6.94%。农村污水处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我省农村与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一)实现全覆盖任务量大,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资金缺口大
按照《广东省贯彻落实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要求,要实现2019年年底全省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粤东西北地区和惠州、江门、肇庆等15个地级市需新建、扩建690座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根据初步测算,总投资估算为458.7亿元,其中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新建、改造总投资估算229.1亿元,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资估算141.9亿元,黑臭水体整治投资估算87.7亿元。此外,粤东西北地区15市村镇生活垃圾设施运营费用每年缺口约14.08亿元,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每年年付费资金缺口约57.74亿元,505个镇级填埋场整治需34.44亿元。省级财政年均投入约4.3亿元,3.5亿元用于支持粤东西北15市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工作。然而,粤东西北地区县级财政能力薄弱,资金缺口大。基层政府对该项工作的财政承受能力顾虑较多,项目运维经济风险较大。
(二)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用地征地拆迁难度大,调规时间长
征地拆迁难度大。受“邻避效应”等因素影响,选址、征地及拆迁补偿工作量大,难度高,进程缓慢。项目用地落实困难。部分地区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选址与土地利用规划不相符,项目落地困难。
(三)农村污水治理技术与模式尚不成熟
与城市相比,乡镇污水所含的生活污水比例大,污水量小,污染物浓度变化大;污水处理设施面广点多、规模小、经营难、收费难等诸多难题有待破解。照搬城市污水处理模式,显然行不通。针对小城镇污水处理的技术规范、标准、法规等国家政策还未出台,我省在这方面还是摸索着前进,影响了工作的进展。
三、加强我省农村与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各级财政对粤东西北地区污水垃圾设施建设及运营投入力度
大战前夕,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决战取得胜利的关键。应该适度加大省级财政对粤东西北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营、黑臭水体整治资金的投入力度,资金到位是按计划完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程的前提条件。
(二)污水治理要与新农村建设配套规划和改造
村镇水污染的根源是我省农村建设缺少规划,农民宅基地建房缺少指导,缺少污水收集设施,没有做到雨污分流。因此,建议以后农村宅基地建房,可以由县级单位根据本地风土人情和历史人文设计几套村居样板,既美观大方,又方便实用,也便于环境保护。村民新建住房只能在样板设计中选择,不能私搭乱建。符合条件的,尽量整村改造。
(三)推进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扎实稳妥
江苏、浙江历经10多年的大力推进才能实现了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我省粤东西北地区一年半时间需建成690座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时间紧,施工人手不够,不可控因素多。为有序建设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实现长期稳定运行,避免因急就章造成大量质量与规划问题。省政府原定完成全省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的时限建议适当放宽到2020年底前。
(四)加强技术指导和标准制定
省住建厅与省生态环境厅已经制定了《广东省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评估验收办法》《广东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指引》等标准和技术规范,应针对地方环境保护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干部加强组织培训,举办基层干部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培训班,宣传解读国家和省对农村环保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不断提高各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技术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