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提案第20190214号
案 题:关于促进粤东西北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提案
提 出 人:吴淑丽(共1名)
分 类:文教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承办单位: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
内 容:
广东是经济大省,但是发展极不平衡,珠江三角地区的经济发达与粤东西北地区的落后形成鲜明对比。教育资源投入不均衡、教育师资力量悬殊、教育基础设施以及区域自身客观存在的一些限制条件等诸多因素直接导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因此,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应作为广东一项重要任务。
对此,提出三点建议:
一、推动广泛的社会参与格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建立“一把手”责任制,由各级政府的分管领导牵头定期召开例会,推动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要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发展框架,制定规划,组织实施,在经费保障、职称晋升、人员编制、教育精准扶贫等方面实行联动。在这一过程,建议省政府特别关注健全各部门分工协作联动机制,鼓励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信息运营商和资源开发商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以其现有的资源助力粤东西北的教育发展。以本人所在城市为例,百年师范院校韩山师范学院每年都为社会输入大批的优秀毕业生,如何引导毕业的师范生投身到农村以及偏远的山区教育中;如何发挥高校对农村山区教育薄弱地区的指导,眼光向下看,把高校的教育科研放在优化农村山区教育结构体系上,是一个需要系统考虑的大课题。
二、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薄弱地区的教育硬件升级。
就目前调研看来,粤东西北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少数农村教学点仍未接入互联网,“班班通”水平较低,部分学校仍未实现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大多数学校还停留在最早期的多媒体教室阶段,网带宽度普遍不足、接入速率较低。对于这些突出的问题,必须提高认识,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统筹用好现有的各项扶持政策。建议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制定更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多方资本通过垫资建设等形式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服务,形成“基础性服务政府买单,个性化服务市场运营”的多方投入长效机制。
三、以更大魄力推动队伍建设
教师师资配置是教育均衡化发展中重要一环。根据《广东省中小学教职员编制标准实施办法》,要以更大的魄力做好新形势下中小学教职员工编制动态调整工作,解决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可采取由各校申报、各市统一招聘、岗位管理实行县管校聘的办法,大胆探索教师评价与自主聘用相结合的新路子,解决教育骨干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因编制所限造成的缺额问题。要建立评价和奖励制度,有效地激发青壮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发掘和珍惜现有的教育师资,建立跨地区跨校的新型的“师徒”关系,远程指导和实地指导相结合,象教育科研立项形式一样,建立“师徒”档案,奖励成效突出的“导师”,充分调动老教师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农村山区的教师队伍建设,破解教育不均衡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