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提案第20190205号
案 题:关于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外溢产业的提案
提 出 人:吴有必(共1名)
分 类:经济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承办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
内 容:
案由: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与建设的渐次展开,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自主创新如火如荼,高新技术产业成集聚之势;另一方面,大湾区产业结构向轻型化、智能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许多传统产业纷纷向外转移,"腾龙换鸟"势成必然。由于规划和协调不够,许多粤港澳大湾区的传统产业纷纷向我国内陆地区和东南亚转移,有的甚至远赴非洲办厂,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嗷嗷待哺的粤东西北地区反而较少得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外溢的红利。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扭转这种不利局面。
建议:
(一)全省上下必须提高对传统产业重要性的认识。第一,传统产业大多数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品工业,如食品饮料、服装鞋帽、日化用品、家用电器、家俱家居用品、医疗卫生用品、装饰建材等工业,均是生活必需品,不管社会如何变迁,人民群众须叟不可或缺,近14亿人口的中国,不可能依赖进口解决,市场广阔。第二,生活必需品工业较少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可以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第三,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不能把传统产业当做落后产业的代名词。意大利、法国的服装做成了时尚产业,美国"阿迪达斯"、"耐克"运动装和运动鞋风靡世界,宝洁公司的日化用品在世界攻城掠地,麦当劳快餐成了一种文化的象征。因此,经过智能化、物联化、品牌化改造的传统产业,完全可以做成高附加值产业,改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属性。第四,产业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粤东西北地区由于教育科技的不发达,难以跳过传统产业的发展阶段,一步跨进高科技竞争时代。第五,美国忽视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而导致产业空心化的前车之鉴我们应当牢记。
(二)理直气壮地建设"社会主义新租界"。此处的"社会主义新租界"是指粤东西北地区各市县规划和划出大片土地,从土地规划、征拆与建设资金、招商引资、经济和社会管理均由粤港澳大湾区的市或区主导,跳出大湾区建设产城融合的产业新城,例如:"汕尾深圳城""河源深圳城""梅州天河城""龙川罗湖城""英德越秀城"等等。一方面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用地不足,传统产业流失,房价飞涨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原来对口帮扶动力机制不足,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县城经济发展。但是,为了体现先富带后富和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产业新城所形成的税费收益粤东西北地区享有50%的分成。
(三)设立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建设基金,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传统产业向粤东西北转移。
(四)粤港澳大湾区传统产业转移腾出的工业用地,如转换土地性质,用作商业或地产开发,其增值部分七成留给企业做产业转移费用。
(五)广东省政府在"粤港澳大湾区办公室"下设"传统产业转移处",统一规划和协调粤港澳大湾区传统产业向粤东西北的转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