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和完善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建议

2020-01-17 00:34:59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大会发言材料之四
胡献委员
(代表民进广东省委员会)的发言
——关于建立和完善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建议
  经过70年的接续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我们谱写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惠及人口最多、最波澜壮阔的减贫篇章,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人的理想、人的尊严、人的追求。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共同努力,于2012年底彻底告别绝对贫困。此后,聚焦解决相对贫困,先后开展了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为到2020年底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三年脱贫攻坚即将胜利收官之际,民进广东省委会就脱贫攻坚的情况与效果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仍面临以下问题:
  (一)农村基本上依然是小农经济,没有产业支撑,大多数的贫困村“一村一品”和贫困县“一县一业”的产业格局尚未形成,产业小而散,品牌弱而乱,能保证相当长一段时间有潜力、有效益、能够使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比较少。相当部分帮扶资金以投资的方式投到了非农项目上,存在投资风险,直接影响受益群体收益。部分帮扶项目资产权属不清晰,运营、收益分配和监管等机制不完善。
  (二)农村常驻人口下降,年轻人外流,形成空心化。劳动力总体数量不足,且年龄多在五六十岁,土地撂荒普遍,农业农村后续发展堪忧。
  (三)这些年政府投入、政策支持力度很大,这是农村脱贫的重要原因。脱贫摘帽后,随着政策和资金支持的中止,有的家庭可能重新陷入贫困。譬如,有些家庭子女的上学负担恰恰是致贫的原因,脱贫销卡后,原来的上学补助如果被取消,家庭困境可能立刻显露。
  (四)驻村干部是发展思路的谋划者,脱贫政策的宣传人,信息和技术的提供者,帮扶项目的牵线人,工作队力量一旦减弱,会直接影响脱贫成效。
  为此,建议:
  (一)积极引导现代产业进乡村。经过政府大量投入,广大农村实现了路通、电通、网络通,居住条件也大为改善,为现代产业进乡村提供了良好条件。应及时转变思路,用现代产业发展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吸引资金、技术、劳动力流向农村,促进农业发展、产业兴旺,全方位改变农村面貌。
  (二)建立后续帮扶长效机制。规范帮扶对象识别和退出,以完成脱贫攻坚时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一定比例划定相对帮扶对象,并分阶段提高。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建立提高帮扶对象劳动技能的制度安排。
  (三)有效管理扶贫项目资产。将投资到村的扶贫项目资产明确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实现扶贫项目资产与乡村振兴产业有机衔接。既可以解决扶贫资产权属不明的缺陷,又可以在不增加新的投入的情况下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通过集体收益投资、土地流转入股,统筹设置本村生产、治安、保洁、监督等劳动岗位的方式,变资产收益为产业资本和劳动收入,让相对贫困人群按劳取酬,实现稳定脱贫。对于擅自占用、损害或者变卖扶贫项目资产的,权利人或监管人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确定一定的过渡期。过渡期内,政策支持力度不减,驻村工作队伍不散。根据乡村振兴的新形势,将扶贫攻坚工作队转化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带头力量,继续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
 
  (发言者系民进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