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校企深度合作 促进科创资源融合发展

2020-01-19 21:58:51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张晗委员的书面发言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校企深度合作  促进科创资源融合发展
  在“国家产教融合”、“双区驱动效应”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路径,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对于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从大湾区校企合作经验来看,仍存在诸多壁垒,如基础科学研究优势不明显,区域资源流动性较弱、缺乏协同,校企价值取向差异导致技术供给与需求脱节等。
  一、主要问题
  (一)基础科技创新优势不明显。与旧金山、东京湾区及长三角、京津冀相比在高校数量、高端基础科学研究人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检测中心数量等指标大幅落后,整体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比为17.47%。同时在大科学装置方面,全国已建成大科学装置22个,集中在上海北京合肥,大湾区并无建成的大科学装置。
  (二)大湾区九市两区科技创新体制兼容不到位,政策支持标准不统一,科创资源跨境难,校企合作实施难。粤港澳大湾区实行“一国两制”发展模式制约内地与香港、澳门之间校企紧密合作,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跨境流动不够灵活。同时大湾区九市两区之间存在政府政策支持标准不统一,市场对资源配置作用不够,效果评估和监督管理机制不足等现象。
  (三)产学研融合深度不足。校企存在价值认知错位,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过于前沿,转化阶段存在技术熟化能力不够、市场需求变动较大、资金回报前景不明等问题。2018年广东省技术合同成交23930项,事业法人输出在全省成交总额中所占比例不到5%。
  (四)金融产业对校企合作的创新服务能力不足。面对校企合作的不确定性风险,政府扶持、科技贷款、科技担保、股权投资、多层次资本市场、科技保险以及科技租赁等科技金融手段效能尚未完全发挥。如大湾区缺乏校企合作科技信贷创新的重点平台,银行研发贷款体量对用于校企合作进行研发的贷款总额有限制。
  (五)大湾区人才国际化程度不高。深圳作为湾区内地创新及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广州作为湾区发展的核心枢纽城市,其外籍人才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仅为0.2%和0.36%,而发达国家高达10%左右。
  (六)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高校合作程度较低。根据相关政策标准及行业发展经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比率需达到10%以上,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投入应高于企业营收的3%。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受到资金压力、渠道单一、成长能力等限制,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实现3%以上的产学研投入,与高校常态化的交流合作机制十分匮乏。
  二、建议
  (一)释放“双区驱动”政策红利,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促进大湾区高端人才在校企间自由流动。鼓励高校及科研单位教授学者参与创新创业,可自由选择离职创业或兼职创业,保留原单位工作编制和基本社会福利保障,同时支持高校及科研事业单位建立聘任科技企业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引人机制,促进高校师生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在高校及科研单位与企业间自由流动。加快粤港澳专业资格互认和职业评价实施落地,建议市人社局成立粤港澳人才服务处,研究推动港澳专业技术人才执业互认高效落地。探索“双聘教授”机制,吸引港澳一流学者到内地高校长期同时受聘。
  (二)对标国际先进校企合作经验,引导高校成立专业投融资平台。参照斯坦福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全球知名高校成熟的产学研运作模式,鼓励高校设立专业投融资平台,成立独立法人企业,全面统筹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新型研发机构设立等组织管理工作。针对高校创新创业过程中以导师个人为主导、学生能动性不高、企业存活率较低的现象,鼓励赋予学生及员工更多的管理自主权,适度降低学校及导师股权占比,给予学生更多的股权占比作为激励举措。
  (三)加快湾区校企合作科技金融创新体系建设,制定和出台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创新的行动计划及政策支持。重点建设校企合作科技信贷创新平台,筹建湾区专业科技银行,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校企合作科技信贷创新的发展。出台政策鼓励深、港两地机构的跨境风险投资、合作共投,发挥香港金融枢纽功能,更多地引进国际风投创投资本,推动深港风投创投网络的国际接轨转型,满足校企合作的金融需求。鼓励湾区保险科技创新,推动湾区知识产权质押保险、珠三角专利保险及小额贷款保障保险等科技保险业务的创新发展,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加大力度支持深圳建设校企合作保险创新发展实验区。
  (四)筹建中小企业校企合作政策研究中心和高校与中小企业校企合作产业联盟,推进高校科技成果切实服务中小科技企业。面向资金、技术薄弱的中小企业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升级技术迭代的迫切需求,市政府牵头联合高校成立中小企业校企合作政策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中心主要负责开展大湾区中小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校企合作机制体制改革,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同时由市政府牵头联合高校与中小企业搭建高校与中小企业校企合作产业联盟,建立产学研工作站,推进高校科技成果为中小企业服务,在研发效率提升、改进工艺/提出新工艺、改进产品/开发新产品、用户收益等方面开展特定项目合作。
  (五)提升深圳虚拟大学园为大湾区产教融合示范区,率先将其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校企合作标杆样板,助推深圳作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落地。以深圳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为契机,规划一整套校企深度合作提升方案,将虚拟大学园提升为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试点,通过联合研发、培育人才、科技转化、产业升级等方式加强虚拟大学园与深圳实体科技企业的校企深度合作,实现虚拟大学园从原有高校聚集区升级成为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高校为支撑的产教联合体,在全国校企合作建设中发挥领跑带头作用,大幅提升大湾区的经济增长质量。
 
  (发言者系深圳黑磷光电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民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