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无废城市”治理体系的建议

2020-01-20 17:29:43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林燕春委员的书面发言
——关于建立“无废城市”治理体系的建议
 
  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无废城市”的建设,要求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为重点,实现源头大幅减量,充分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选取典型城市试点。我省深圳市列入“无废城市”试点,其他城市也在自主探索。国际社会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早已开展大量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广东省目前还处于探索中,与全面建设“无废城市”所需配套的运行体系还存在诸多差距。
  一、我省创建“无废城市”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固废处理基础设施跟不上。广东省仍处于经济中高速发展阶段,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趋势不减。目前,我省固体废物收运处置设施、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地膜回收率、生活垃圾填埋量等方面指标与先进城市差距较大,需要奋起追赶,强力提升。
  (二)法律和标准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固体废物法律体系。相关法律和制度涉及种类覆盖不全、系统不健全,尚不能形成完整体系。现有国家层面和地方性标准及技术规范尚未充分将固体废物管理从源头到末端视为一个完整技术体系,特别是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风险控制技术等规范,以及综合利用产品的环境健康风险质量控制等标准缺失。
  (三)监管体系不完善。固废管理涉及众多部门,令出多门和职责不清的情况仍然存在,影响监管效率;监管机构人员不足、专业人才欠缺、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许多固体废物的环境问题监管不到位,影响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太轻,起不到威慑作用。
  (四)资金投入不匹配。目前垃圾处理投入主要以政府为主,多用于硬件设施的配备;在培养公众垃圾分类意识,强化以学校为核心的垃圾分类教育等方面投入有限。中小企业投融资渠道少、资源整合能力差,无法获得明显的规模效益,社会资本进入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行业积极性不高。
  二、建议
  (一)解放思想,大力宣扬“城市矿山”理念。在全社会、尤其是中小学、党政机关加大宣传力度。从娃娃抓起,树立源头减量和“垃圾是宝”的理念。目前有些政府部门仍然简单地把废弃物理解为是负担,将解决废弃物处置问题视为畏途,被动应对。
  (二)实事求是,分类策略处理不同废弃物。按照附加值、处理成本不同分门别类实施废弃物处理及奖惩政策,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对于高利用价值、低处理成本的废弃物建议完全采取市场竞争方式运作;对于低利用价值、高处理成本的废弃物建议以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方式处理;政府建立目录清单、推荐处理技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对于危险废弃物,采取国家严格管控、零容忍的高压态度。
  (三)加强政策协调,制定完善制度体系。加强与节能减排、低碳城市、绿色生产等相关政策的协调,避免政策冲突,防止多重补贴,浪费财政资源;加快构建严密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重点强化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法制保障。以解决“部门墙”制约为重点,合理配置不同部门的管理责权,形成分工明确、相互衔接、充分协作的联合监管工作机制。
  (四)强化政府角色,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财政专项资金、政府性投资等直接投入对市场的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资源化利用产业市场;通过开展绿色信贷、引入资本市场支持等方式,对绿色生产企业给予银行贷款、上市融资、产业引导资金等支持,探索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联动监管机制。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对接相关环境权益交易市场,鼓励“无废城市”建设项目进入碳交易市场,优化自愿减排项目认证流程,降低认证成本。
  (五)加强废弃物回收与处理技术研发及相关装备业的推广。重点打造高端科研平台、技术转移转化平台、智慧管控平台“三个平台”建设;加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综合利用技术,做大垃圾处理装备制造业;对到期退役的太阳能组件及风机叶片的回收处理,鼓励分类采取物理研压、化学提取等方法提取高价值的部分;提倡 “以能源换资源的思路”来加强“城乡矿产”的利用,获得更多的资源。
  (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无废城市”的智能监管及自我激励运作平台。探索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构建全省固体废物智慧监管信息平台,完善各类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审核查询、统计分析、视频监控、定位跟踪、平台交易、手机客户端等功能,提高对固体废物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监管能力;引入智能垃圾投运分拣机器,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平台的社区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的激励平台,打造全新商业模式,调动广大居民家庭的参与积极性。
  开展“无废城市”试点是提升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以大湾区建设为契机,对标国际先进指标,加强政府引导,鼓励市场创新,提升“无废城市”现代治理体系能力建设。
  (发言者系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教授级高工,科技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