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明委员的书面发言
——农村需要有担当的“当家人”
时代需要有担当的人,国家更需要有担当的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村的基础设施逐年有所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逐年在提高。但由于农村人口的减少和结构的变化,乡村振兴实施面临挑战,帮助农民解决问题存在难度。
为此,建议:
(一)乡村振兴需要产业人才。发展乡村产业需要两种新型专业人才,一种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一种是新型职业队伍。在农村有一种科技下乡的技术特派人员,他们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对提高农民的收入有一些成效,这样的技术帮扶工作还可以继续进行。而农村需要的是“有道德、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依靠政策支持,让他们在农村创业,从而推动村镇的产业发展。如:现在有一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大户,能得到政府的重视和相关的政策扶持,就可以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头人。另外,还要打造一支新型职业队伍,弥补农村产业发展后备力量。建议各地举办“回乡行动”,吸引广大高校毕业生利用寒暑假、实习期回到农村,感受新时代农村的变化和发展,引导更多青年人才参与农村振兴工作中去,鼓励各地政府从就业创业补贴、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回到农村创业,优化农村产业从业者的结构,提升产业劳动者素质。以一支稳定的新型职业队伍,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
(二)乡村振兴需要乡贤。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乡贤人物回到家乡,帮助乡亲们走上富裕之路。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传统的一些良风美俗有所损蚀,为了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发挥好乡贤人物的文化引领作用,培育新时代的乡贤文化。一是鼓励公务员、教师、文化艺术类人才在退休之后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农村去支援乡村工作;二是政府应该对农村本土的文化人才和有意愿到农村去从事文化工作的人才进行专门的培训;三是推动城市文化反哺乡村文化,运用新媒体现代科技手段,帮助乡村建设好文化活动场所,培育乡风文明。
(三)乡村振兴需要治理能手。乡村治理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治理,绝不仅仅只是一个解决“脏乱差”的问题,它涉及到产业发展、村镇规划设计布局、生态保护、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问题。围绕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原则,需要有担当的能人高手统筹治理,才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建议有关部门制订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发掘并支持乡村治理能手勇挑大梁。
(发言者系东莞市圣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农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