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和落实台湾教师各项待遇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建议

2020-01-20 18:21:22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台盟广东省委员会的书面发言
——关于完善和落实台湾教师各项待遇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建议
 
  据保守估计,目前在粤台湾教师约200名,集中在广州、肇庆、东莞等地,以高校教师为主。在穗台湾教师约70—80名。人数在动态增加中。台湾教师学历以硕士、博士为主,职称以副教授以上职称为主。除在本职工作外,台湾教师正在从经济、社会和心理等各方面加速融入当地社会。
  一、经济层面的融入
  台湾教师普遍年收入在25万元以上,并享有如安家费、科研启动基金、五险一金等其他福利待遇。其待遇高于他们在岛内的待遇,并有更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和更优越的科研条件。
  台湾教师任教高校大都对台湾教师的表现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他们认为台湾教师的国际化知识背景、教学理念和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深受学生喜欢。
  就消费模式而言,超过2/3的台湾教师会在网上购物;8—9成的台湾教师能熟练应用网上支付。半数以上台湾教师使用导航、网约车等APP。
  少部分台湾教师有在大陆购房及安置家人和孩子上学等需求。半数以上台湾教师会将薪酬结余部分带回台湾用以家庭开支。
  二、社会层面的融入
  台湾教师的社会融入以“台湾老乡群”,“教职工群”和“大陆学生群”为主要联系方式,九成以上台湾老师熟练并频繁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交流内容以生活、教学、各项资格认证等为主。因语言及文字差异不大,绝大多数台湾教师与大陆同事及学生之间的关系相当融洽。
  超过二成台湾教师加入当地社会组织,与当地社会建立了初步的社会联系。更有个别台湾教师开始与大陆居民建立恋爱甚至是婚姻关系。
  三、心理层面的融入
  大部分台湾教师群体对工作和居住地表示认同,表示“把广东省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部分台湾教师对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城市表示牵挂。多数超过七成的台湾教师均表达了愿意长期在广东省居住生活的想法。绝大多数台湾教师表示尽管短时间内不会离开大陆,但是最终应该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家乡,“毕竟家人还在那里”。
  目前,台湾教师融入大陆的主要障碍和问题:
  (一)工作方面
  1. 学历、职称及教职资格认定存在障碍:两岸受教育经历、学术成果、职称仍不能互认。
  2. 职称评聘和课题申报仍存在困难:主要是“不熟悉申报及评审流程”“申报材料难写”“受台湾身份影响”等。
  (二)生活方面
  1. 部分个人事项的办理上仍存在困难:如办理养老保险、社保、个税等方面,手续复杂,缺乏指引,部分经办人员对政策不熟悉,造成困扰。
  2. 在住房及子女教育等生活问题上,仍存在没有购房的支持政策以及子女就读公办学校较难等。
  3. 与大陆居民之间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化待遇。主要体现在使用居住证办理铁路、民航等购票值机、网上办理违章、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政策等方面,政策“大门”已经开放,但具体执行则各地无法落实。还有台湾教师分别反映在教育、医疗卫生保障、社会保险、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评审以及驾驶证办理等方面,与大陆居民并未享有同等的权益保障和便利。
  台湾教师作为一个较独特的群体,其具有学历学识高,学习能力强,影响面广等特点。且越来越多的台湾教师谋求在大陆发展,而他们又广泛联系台湾的群众。我们应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中央、省制定的对台政策,对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具有非常积极和现实的意义。
  为此,建议:
  (一)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1. 相关部门牵头制定高校用人指导意见,借鉴福建省相关政策出台鼓励招聘台湾教师的政策待遇。
  2. 积极推进两岸学术成果、职称互认工作。可以先行尝试出台大陆认定台湾学历及学术成果及职称的方案和政策。
  3. 探索设立“台港澳人才专项课题”,鼓励台湾教师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申报;各高校人事部门要在评审程式、申报材料撰写等方面形成制度化的辅导机制。
  (二)创造更适宜的社会融入的制度环境
  1. 建设和完善网络应用平台,提供两岸资讯服务。完善网上办理台胞居住证、办理驾照更换等功能,方便台湾教师的日常生活。
  2. 对教育、医疗保障、社会保险、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评审等方面的差异化待遇问题进行全面梳理,着力解决政策放开,技术没落地的问题。
  3. 教育部门牵头制定境外人才子女的教育问题解决办法。
  4. 研究出台境外人才在居住地附近购买商品房的实施细则,确保台湾教师在购房资格、按揭贷款、住房公积金使用等方面享受与大陆市民同等待遇。
  5. 逐步打通在大陆就医与台湾医疗的衔接工作,做好相关服务。
  (三)创造更友善的心理融入的转换机制
  1. 相关部门组建当地台湾教师联谊中心,为台湾教师排忧解难,维护权益。
  2. 发挥台湾教师广泛联系两岸的独特作用,搭建推动两岸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