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省快递包装污染治理的建议

2020-01-20 18:21:22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台盟广东省委员会的书面发言
——关于推进我省快递包装污染治理的建议
 
  快递包装污染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电商物流迅速发展所伴生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目前固废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我省快递包装材料主要包括快递运单、封套、塑料袋、编织袋、包装箱、胶带以及内部缓冲物等七类,产生塑料和纸类两大废弃物,由于行业普遍存在过度包装、包材不环保和回收循环利用率低等问题,快递包装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已不容忽视。
  目前,我省快递包装环境污染的原因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法规标准尚未完善,行业监管存在困难。二是绿色供应链尚未形成,前端供给与技术支撑能力薄弱。三是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绿色转型成本压力大。四是垃圾分类尚未完善,回收循环体系亟需建立。五是绿色理念有待提升,宣传贯彻力度仍需加强。
  为此,建议:
  (一)完善地方标准法规,加强行业监督监管。一要加强与现有法规的衔接融合。从快递包装产业链绿色转型和系统治理的角度出发,梳理整合快递包装污染治理要求,在相关法律条文中予以落实,进一步明确管理对象,衔接融合管理要求。二要加强标准制定,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借鉴海南省2019年启动的“禁塑”政策,将快递、外卖、实体商超等塑料包装纳入监管范围,研究制定《广东省禁止(或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规定》;推动省邮政管理局和行业协会制定地方绿色快递包装标准、绿色包装产品指导目录并动态修订,建立完善绿色包装用品认证监测体系和包装用品生产、使用监督及考核激励机制,强化绿色快递发展各项要求在全行业、各环节的贯彻落实。
  (二)打通绿色供应链条,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一要推动行业协会建立绿色物流运作和评估标准体系。制定与物流包装模数协同的快递包装系列标准规格,推动社会化托盘共用体系建立,支持企业带托盘运输,促进标准托盘循环共用;支持与标准托盘相配套的设施设备更新和改造,支持仓储、包装、分拣、装卸、配送的流程服务标准化,促进物流单元化、一体化作业。二要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扶持绿色包装创新型企业与产学研合作。鼓励有关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模式,建设研发基地,将最新研发的成果投入生产,培养专业型人才,搭建快递包装专业技术人才基地;以相关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龙头企业为试点,探索绿色包装的研发、生产、使用、推广和普及,逐步形成和扩大我省全生物降解等绿色包装产能规模。
  (三)探索建立逆向物流体系。建立生产责任延伸制度,明确包装生产者和快递企业的回收责任,研究制定差异化和针对性强的奖惩制度;政府引导建立第三方废弃物回收系统及管理组织,明确回收组织职能,制定回收标准,强制限定回收比例,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和业务流程;探索推动“互联网+分类”模式,制定行业标准化的循环回收码,建设末端智能回收箱和回收网点,建立统一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和快递包装可追溯体系。
  (四)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开展试点示范建设。一要研究制定税收信贷扶持政策。建立绿色包装应用的推动机制,发布《快递包装行业绿色设计产品指导目录》,引导生产、使用和回收采用绿色设计的包装物,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推动绿色包装应用。研究制定针对快递、电商企业绿色包装的税收、信贷等扶持政策,如对使用绿色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率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适度优惠,对包装减量、减排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进行奖励或补贴。引导环保、科技类产业基金和风投基金关注和投资快递绿色包装领域。二要联合龙头企业开展试点建设。结合国家最新出台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支持广州、深圳等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申报试点。借鉴菜鸟—厦门绿色物流城市建设,苏宁—海南“青城计划”经验,联合顺丰、菜鸟、京东、苏宁等行业龙头企业,选取深圳、广州等有条件城市开展相应试点建设,政企联合共同推动重点城市建设快递绿色包装示范城市。
  (五)树立绿色环保理念,推进宣传共建共治。一要加强公众宣传与舆论引导。如将每年11月第一周作为“绿色快递宣传周”,利用全国低碳日、节能环保周等活动,“618”“双11”“双12”等消费热点时段,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宣传典型案例、播放公益广告等方式,借助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络媒体、公共宣传栏等媒介,广泛宣传绿色理念,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普及快递包装污染形势和绿色包装和回收知识,营造“绿色快递,人人有为”的良好氛围。在中小学生中加强宣传教育,培养青少年从小形成环保观念,营造提倡绿色包装、唾弃包装浪费的社会环境,逐步使采用环保包装成为消费者自觉性和习惯性行为。二要强化行业规范与教育培训。加强绿色邮政文化建设,定期发布快递绿色包装调查报告,积极组织从业人员开展绿色包装标准、操作规范的培训,将绿色邮政纳入行业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全行业绿色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