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肿瘤早筛体系建设的建议

2020-01-20 18:21:22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的书面发言
——关于开展肿瘤早筛体系建设的建议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众所周知,很多肿瘤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并得到及时治疗,其效果远比中晚期肿瘤好得多,治疗费用也会大幅度降低,但我国肿瘤患者绝大部分初次确诊已是中晚期。据美国2018年癌症统计报告显示,美国癌症的死亡率每年平均降低1.5%,过去20年来整体降幅高达26%,而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中国所有癌症的5年生存率为36.9%,仅为美国的一半,存在差距的原因之一在于我国缺乏有效的早筛体系。肿瘤的早筛早诊早治对于实现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重点工作任务》也指出,加强癌症的防治,推进预防筛查和早诊早治。我省的肿瘤早期筛查工作虽然得到政府高度关注,但实施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我省肿瘤防治和居民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存在问题
  (一)对肿瘤早筛的战略认识不够充分,缺乏统一的肿瘤早筛体系及足够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我国肿瘤早筛领域的研究具有分散性、不成熟、不规范等问题,我省乃至全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肿瘤早筛体系,没有形成统一的专家共识和肿瘤早筛指南。肿瘤早筛的发展也没有获得足够的支持力量,没有明确出台对肿瘤早筛技术的促进发展意见,社保体系不能覆盖肿瘤早筛费用,未能利用社保支出对疾病预防控制作出正确引导。
  (二)肿瘤筛查项目繁多、过程繁杂,缺少专业的机构和从业人员,缺乏分级管理。各地医疗水平不齐,公立三甲医院由于人力、空间等限制难以满足庞大的医疗需求,而在不发达地区或基层医院则容易出现误诊误判。有的肿瘤早筛检查(肠镜、胃镜、CT、核磁等)操作复杂、成本高,并不适用于所有普通群众,缺乏有效的分级管理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纠纷。
  (三)公众对肿瘤早筛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人人谈癌色变,对癌症防治的认识仅局限在“多运动”“多吃蔬菜”等,没认识到肿瘤早筛才是防治肿瘤的最有效手段。相对高昂的费用、复杂繁琐的检查及可能会造成创伤或辐射等问题也会阻挡一些有意尝试的人进行筛查。面对一些医疗机构推出的名目繁多的健康检查项目,大部分人根本无法分辨哪些是真实有效的肿瘤早筛产品。
  二、建议
  (一)按照《健康中国行动之路》指导方针,建议我省率先启动肿瘤早筛体系建设。建立包含人才、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全方面、系统性的肿瘤早筛分级体系,一级体系在甲级医院,二级体系在社区医院,充分发挥社区医院在肿瘤早筛体系建设中的功能效益。高危人群在社区医院接受肿瘤初筛普查,初筛后疑似诊断癌症的人群进一步在甲级医院中明确诊断及开展相应早期干预。建议我省有关机构组织权威部门根据广东省肿瘤发病率和居民特点,发布统一的专家共识和《中国肿瘤早筛工作指南》,规范我省肿瘤早筛行为。
  (二)相关部门支持科学、规范、准确的早筛产品的研发、推广及普及。建议我省遴选一批试点企业,给予政策支持,进行简化癌症筛查的科研攻关。组织第三方检验中心、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研发等发挥技术优势,攻克肿瘤筛查的技术难题;组织重点相关的生物医药企业研发肿瘤早筛的相关产品;鼓励有资质、有能力的医疗医学机构设立肿瘤早筛项目、建立专业的肿瘤早筛中心。
  (三)把成熟防癌体检项目纳入门诊医保支付范畴,提高人民群众参加癌症早筛的积极性。建议把一部分社保资金用于开展早期筛查,早期肿瘤诊断率的提高将从整体上降低医保支出总费用。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癌症防治宣传教育,普及现代医学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参加癌症早筛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