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内功” 探索建设乡村振兴的“广东样板”

2020-01-20 18:21:22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曾璇委员的书面发言
——练好“内功”  探索建设乡村振兴的“广东样板”
 
  乡村振兴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场改革攻坚战,更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谋福利、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连续两年来,根据省政协党组统一部署要求,对标省委省政府《关于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分赴广州、清远、韶关、汕尾、揭阳等五市,围绕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开展民主监督调研。
  调研发现,经过几年的“打硬仗”,全省各地涌现出了一批模范村镇,村容村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地方的乡村初步勾勒出了“让农村美起来、产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游客想着来”美丽蓝图。
  然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际中,我们的乡村建设离此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体现在:产业扶贫、产业振兴有难度、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升、软件建设不够、内生动力不足、乡村建设文化内涵欠缺等多个方面。
  为此,建议:
  (一)对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深入总结评估,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强规划、重整合。要在对标三年硬任务的基础上,进行深调研与“回头看”,对有关工作进行深入的总结评估。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中央和省安排的扶贫攻坚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估,优化项目资金支出范围,扩大镇村自主统筹空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统筹公安、卫计、民政、国土等部门,搜集分析有关户籍、常住、低保、生育、人口流动等方面的大数据,在此基础上,一是对贫困户和处于临界点的“夹心层”进行精准分析、入档跟踪,确保精准扶贫“一个也不能少”;二是选取空心化突出的乡镇作为试点,整合利用符合条件的财政资金,整合成片集中土地,充分挖掘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邀请专家进行科学的整体规划、产业谋划,打造乡村振兴的“广东模式”。
  (二)探索“后扶贫时代”政策延续,建立长效机制,防止返贫,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三年扶贫攻坚的胜利果实来之不易,但是如果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待扶贫工作组回城后,单靠农村“两委”和村民力量如何继续维护村容村貌、保证不返贫,是一个社会各界和农民群众担心的“大问号”。比如,一些因病返贫个案,如何及时关注扶持;初步发展起来的产业如何深化发展,避免成为新的“输血”项目,等等。一是尽快出台和完善乡村振兴系列配套文件,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为推进农村发展提供制度指引和支撑。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等措施,确保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三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农村产业用地政策,特别是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用地保障方面,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四是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和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三)注重“软件”建设,兴文化、树新风,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文化氛围。乡村“软件”建设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涉及人才、文化、组织,充分挖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非遗保护和传承展示、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开发、村史和祠堂文化整理利用、民宿建设,结合“一村一品”进行特色文化塑造培育,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繁荣。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大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打造一批文明镇村,推动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治理体系建设,确保乡村社会治理有效、安定有序。
  (四)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动群众,增强乡村振兴治理内生动力。把优秀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充实基层各级党政班子。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特别是村支书、村主任等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必须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同时,着力在拓宽就业渠道上下功夫,分批组织贫困户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提高村民致富能力,激励村民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主体作用,促使村民观念转变,由 “要我整治”变为“我要整治”,“要我致富”变为“我要致富”。
  (发言者系羊城晚报社评论深度部副总监,经济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