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省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高质量决胜全面小康

2020-01-20 18:33:30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的书面发言
——构建我省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高质量决胜全面小康
 
  近年来,我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累计近160万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0%以上相对贫困村达到出列标准。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脱贫质量不高返贫风险大,扶贫产业带动力不强,贫困户就业不稳定等,急需构建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来加以解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需要我们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坚决攻克贫困最后堡垒,啃下剩余相对贫困人口、相对贫困村脱贫出列的“硬骨头”,建立完善我省扶贫长效机制,有效解决我省相对贫困问题,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为此,建议:
  (一)抓住大战略的大机遇,确保全面高质量脱贫
  推动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效衔接。总结延续脱贫攻坚中富有成效的工作机制,在方法和措施上,实现从精准到共享、从特惠到普惠、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将部分扶贫政策整合优化为乡村发展支持政策。继续深化扶贫改革探索,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盘活用好农村资产,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积极建设环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一批湾区与贫困市县共建的区域合作平台,主动搭建湾区与贫困地区的就业信息平台。发挥贫困地区生态、人力、土地资源方面的优势,积极学习“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经验,谋划珠三角地市与贫困市县共建特别合作区,加快形成我省区域发展新格局。
  (二)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监督、评估与退出机制
  各地各部门应切实压实责任,聚焦重点难点关键点,加大政策、资源、工作倾斜力度。着力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对剩余未脱贫相对贫困人口,要落实好“一户一人”包户销号制度,通过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政府、社会、自身共同努力,着力解决其稳定脱贫问题。认真做好贫困退出工作,要按照设定时间表、留出缓冲期、逐项销号、严格评估的要求,坚持“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标准,简化程序,突出县的主体作用,扎实做好贫困退出工作。应扎实做好退出评估,统筹做好年度考核和脱贫攻坚退出评估工作,对达标退出的贫困户和贫困村,加强评估验收和抽查检查,将贫困退出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公开。
  (三)关注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遏制返贫
  紧盯收入不稳定重点人群和深度贫困地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民生保障领域,着力增加扶贫产业带贫益贫能力,着力提高贫困户就业稳定性,着力构建完善利益连结机制和带贫益贫助力平台,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和稳定长效脱贫。建立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动态管理制度,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监测预警,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提供帮助。提高扶贫产业带动能力,加快建立产业扶贫机制,建立“省、市、县(区)”三级统筹、多级传导的产业扶贫机制,重点发展对贫困用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产业。构建多途径帮扶模式,建立完善扶志、扶智的长效扶贫机制,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技术培训,搭建区域就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确保可持续脱贫。建立高效、顺畅的消费扶贫网络,借助“南粤古驿道”“绿道”打造串联贫困地区消费通道。打造扶贫产品品牌,做好产品质量维护。
  (四)完善扶贫信息平台,依托大数据探索智慧扶贫
  加快完善扶贫信息平台系统化建设,健全扶贫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联动线上线下助力扶贫工作高效开展。加强部门协作,有效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畅通数据共享交换网络。依托信息平台建立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动态管理制度。建设扶贫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和致贫原因,提升智能化水平。借助扶贫信息平台和大数据决策分析系统,探索大数据与行业、产业、社会相结合,提升扶贫工作科学化、智慧化、精细化水平。以大数据+行业扶贫,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间的统筹配合;以大数据+产业扶贫,做好产业定位决策、生产环节组织和产品销售服务;以大数据+社会扶贫,集聚多方资源,搭建社会人士、爱心企业扶贫桥梁,助力社会全面帮扶。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应是新时代构建我省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的开局之年。中华民族将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曙光在前,重任在肩。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构建起我省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为我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