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双区驱动效应”

2020-01-20 18:34:37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的书面发言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充分发挥“双区驱动效应”
 
  2019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8月又出台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支持广东率先高质量发展。为切实把建设大湾区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省委专门召开全会,对举全省之力全面推进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进行谋篇布局。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大湾区建设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主要任务之一。我省应抓住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释放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
  调研发现,当前制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一)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和实验室的总体数量偏少。粤港澳大湾区仅有香港4所高校进入世界大学百强,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和实验室的总体数量偏少,对重大引领性的科技基础设施平台部署力度不足,缺乏世界级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平台,发明专利施引数仅为旧金山湾区的1/5左右。大湾区内的中科院院所1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0个,分别仅为北京的1/4、1/3。
  (二)科技创新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产业结合不紧密,围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布局配套产业不够,关联企业集聚效应不明显,标杆式大型生态企业较少。企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数据显示,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名1000强,旧金山湾区有85家,粤港澳大湾区只有2家;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制造业企业不足10%,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等关键零部件及检测设备95%依赖进口。
  (三)区域协同发展创新机制和利益分配协调机制有待完善。大湾区各地协同创新存在各自为政、封闭管理现象,区域内部协同发展创新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完善。广深港澳科技走廊建设虽然已具备一定基础,但在空间布局、区域协同、合作深度等方面,对标硅谷等全球知名创新区域仍有较大差距,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定位不匹配。
  (四)产品、人员、资金、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不够便利。大湾区内各种要素跨区域流动存在各种障碍。例如人员方面,粤港澳三地在专业资格上不能互认,内地科研人员赴港澳仍受诸多限制;资金方面,财政科研资金的跨境流动机制尚不健全,跨境财政科研资金管理还有现实阻碍;产品方面,粤港澳三地实行不同关税制度,查验标准和行政管理体制差异较大,科研仪器设备和生物样品通关效率不高。
  (五)高端创新人才及人才国际化程度不足。旧金山湾区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55位、菲尔兹奖获得者20位、图灵奖获得者43位,还拥有170万名多元化、国际化科技人才,外籍人口占比达到36%,50%的初创公司是外国移民创办的,70%的工程师是外国移民。粤港澳大湾区缺乏一批顶尖科学家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的多元化和国际化程度较低;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仅为25%,远低于旧金山湾区的46%。
  针对上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以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生态优化、人才支撑为纲,以“深合作、抓强项、补短板”为突破口,全力推进相关工作。建议:
  (一)狠抓原始创新,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新突破。对标全球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围绕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统筹规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携手港澳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加快推进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学装置后续建设及运营,创新省实验室管理运营机制,争取国家在大湾区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联合港澳共同组建一批联合实验室、高水平研究院所、高水平大学等创新平台,推动大湾区高校、科研院所参与谋划国际大科学计划,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率先取得突破。
  (二)布局重点产业,形成先进技术与战略新兴产业集群。面向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深化粤港澳研发合作,实施大湾区重大科技研发专项,聚焦重点技术领域持续攻关,组建大湾区新兴产业国家技术中心,着力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带动中小企业集群稳链补链。实施新型研发机构能力提升计划,推动重点领域科技与产业无缝对接。加快推进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促进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
  (三)优化创新生态,构建要素联通与开放融合共享新格局。充分发挥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专责小组、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大湾区创新创业的“制度软环境”。高标准建设深港、珠澳、南沙粤港澳等三大创新特别合作区,发挥好广深双核的辐射引领作用。打通大湾区科技资源互通渠道,推动广深佛莞惠共建共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率先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网。用好“双区”优势,以落实“惠港16条”、个税优惠政策为契机,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区域顺畅流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服务,优化大湾区金融资源配置。
  (四)深化人才合作,打造群英汇聚与活力四射的人才新高地。依托大科学装置、省实验室、高水平研发平台和重大项目,聚集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大工匠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育造就一批顶尖创新人才。改革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最大限度释放人才活力。先行先试技术移民政策,鼓励和吸引更多港澳和国际人才到大湾区创新创业。深化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着重发挥香港高校作用,探索建设国际化大学城园区,促进三地高校共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科技人才和复合型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