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动科学普及快速发展的提案

2020-01-12 04:12:17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案 号:20200288
  案 题:关于进一步推动科学普及快速发展的提案
  提 案 者:张晗
  类 别:文教
  内容:
  问题:
  一是深圳科普场馆资源增速较快,但组织整合与宣传推广不够,面向社会服务能力没有充分发挥。我市科普教育场馆既有综合类场馆,也有专业类特色场馆。但总的来看,由于缺少市级层面的统筹,这些场馆基本各自为战,服务公众的能力和效果很不均衡,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合作,没有形成联动效应,使得我市科普场馆资源丰富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科普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需求还有差距,从内容到形式亟待创新。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知识结构的不断改善,群众对科学的需求、参与科学的要求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们更加希望掌握科学方法、学习科学思想、树立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从工作层面看,科普工作明显存在“三个不平衡”:即重科学知识与轻科学方法的不平衡;重组织科普活动与轻研究科普方法的不平衡;重科普内容与轻科普形式的不平衡。
  三是科普经费投入不足,来源单一,社会力量支持参与科普工作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社会资金投入数量相对较少,这是制约科普活动长期有效开展的主要因素,社会力量支持参与科普工作的形式单一、深度不足,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四是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与新时代先行示范区科普事业创新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总量不足。与上海市、北京市科普专职人员体量相差甚远。二是结构失衡。随着科技场馆的转型升级,人员素质、结构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但目前薪资水平又很难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员,对长远发展形成了很大制约。
  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科学普及工作,多次进行强调并作出一系列部署。总书记在2016年“科技三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深圳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不仅应在科技创新上立标杆、做示范,也应充分依托自身丰富的科普资源,切实发挥科学普及对于创新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打造与深圳定位相适应、相匹配的科普名片。在改革开放40年进程中,创新一直是深圳发展最鲜明的特色。进入新时代,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将“深圳科普”打造成为与“深圳创新”具有同等地位的另一面旗帜,引领带动全民科学素质大幅提升,使深圳创新文化内涵更丰富、更清晰、更深刻,在支撑和服务国家科学中心、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建议:
  一是建议加强对全市科普场馆资源的统筹,推动形成整体优势。由相关部门牵头,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把场馆资源整合凝聚起来,形成联动效应、质量效应、品牌效应,提升深圳科普资源整体优势。
  二是建议系统开展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研究,筑牢科普理论创新的坚实基础。相关部门出台相关鼓励措施,引导凝聚院所、高校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研究、推动科普实践创新的公共平台,助力深圳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三是建议财政专门设立专项经费,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加大引导力度,用有限财政资金牵引和撬动社会资本更多投入科技场馆转型升级,支持开展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普及等工作,切实把社会力量特别是民间力量参与科普场馆建设提升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
  四是强化深圳科普事业创新发展的人才保障。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与高校在科普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拓宽人才来源渠道,解决总量不足问题。加快科学传播专业职称工作步伐,探索更多激励机制,不断强化科普人员的身份认同,畅通职业成长渠道,提高福利待遇,解决内生动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