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广东省技术产权交易平台,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提案

2020-01-13 00:28:57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案 号:20200131

案 题:关于建设广东省技术产权交易平台,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提案

提 案 者:民革广东省委会

类 别:科技

内容: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带来的巨大压力,我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面临诸多挑战,主要问题包括新旧动能接续动力不足,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等。一方面,加强自主创新、突破核心技术是确保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与此同时,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使其真正成为驱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催化剂”,为产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这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

现状与问题

2018年实施《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方案》以来,省市区三级联动,加快建设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示范性的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初步建成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启动区。深圳市南方国际技术交易市场、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和广州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机构,技术产权交易量在全国名列前茅。2018年,广东省经科技部批准认定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总数33家,各类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和服务机构57家,为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排名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从国家到各省市出台了较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但是在政策落地和实际操作上仍然有许多障碍,主要问题如下:

一、有效供给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往往出现“找不着”的问题,也就是缺乏满足市场需要的高质量成果。科技成果与现实生产力两套语言体系,导致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脱节,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

二、技术供需不衔接: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第二个突出的问题是“谈不拢”。成果转化专业化平台和人才队五不足,导致技术成果与企业需求、资本市场的对接渠道不畅通。

三、技术交易不活跃:2018年我省高校、科研院所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478项,成交金额22.79亿元,仅占全省技术交易的1.64%,潜力远未发挥。

四、评估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的价值缺乏权威机构评估。专利技术定价难,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标准。

由此建议:

一、统筹建设广东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在广州产权交易所、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珠海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区域平台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建设省市对接的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打造集供需、中介于一体的“第四方”服务平台——广东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以省级知识产权交易线上平台为枢纽,深度挖掘技术需求、成果供给、中介服务、知识产权等信息,形成提供知识产权交易服务的完整链条,提升重点行业和新兴产业的新技术产权交易、流通效率。统一全省科技成果数据交换和质量控制的标准,统一技术交易行业职业标准以及技术经理人的从业信用评价体系,积极开展成果标准化、技术经纪人培养等的“提质培优”行动。

二、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畅通技术市场供需双方沟通渠道。建立“科学家、企业家定期对话”、“教师、工程师双岗置换”、“研发、技术、市场”轮岗锻炼等工作机制,从需求源头上把握科研人员产业创新、基础研究的方向。类似博士科技集团创造的技术需求挖掘“十步法”,用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通用语言表达,对企业进行创新体检、专利挖掘,精准描述企业技术需求。通过精准创新、培育高价值专利,促进技术市场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和智能匹配。建立基于技术就绪度评价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以及科技成果、创新团队的准入、退出制度,保证技术交易市场的有效供给。

三、构建实现技术交易全流程的线上资源平台。在省级以上高新区和市(县)设立不同层次的交易平台,成为全省技术交易体系的骨干节点。以省级技术市场交易平台为枢纽,深度挖掘技术需求、成果供给、中介服务、知识产权等信息,形成提供技术市场交易服务的完整链条。各类技术交易资源平台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形成技术交易全流程线上服务。比如,设立省市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网络,既为交易方就近登记技术合同提供便利,也为登记点深入企业做好技术交易服务创造条件。因此,把技术合同成交额纳入全省创新驱动“八大抓手”监测指标体系,推动技术交易快速增长。目前,我省现设有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点67个,其中省级登记点5个、市级登记点21个、县区级登记点41个。建议在我省国家高新区、专业镇、理工科大学、职业院校增设登记点,推进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点的全覆盖。

四、提高技术交易市场现代治理水平。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标准体系,采用TRL技术就绪水平的技术计量工具和TIL技术创新水平的计量工具等通用语言表达,推动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的治理标准和评价。对技术交易项目人才、技术交易标的信息披露、省市区县技术交易规范等分类管理。推行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拓展社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评价渠道。充分发挥大数据管理作用,降低技术交易信息不对称等管理风险,公开交易规则,制定统一平台公开博弈,营造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