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推进粤东西北乡村建设的提案

2020-01-13 23:08:52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案 号:20200415
  案 题:关于大力推进粤东西北乡村建设的提案
  提 案 者:林晓毅
  类 别:综合
  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要求要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一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粤东西北各地市都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新农村示范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正在着一些问题:
  一、缺乏科学编制全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当前,粤东西北地区镇村建设规划缺位、管控乏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镇村建设规划不协调、不衔接。有些村房子盖得杂乱无章,宅基地违规乱建。墟镇建设缺乏规划,建成区不大,承载容量小等问题。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由于粤东西北地市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低,历史遗留问题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也明显不足,生活环境、生产条件、整体面貌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标准差距较大。基层干部普遍反映,推进墟镇面貌集中整治工作,难度很大。
  三、项目建设管理不够到位。一是项目投资大,容易造成资金浪费。调研中发现存在一种现象,因工程项目实行勘察、规划、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费用的测算一时一个样,到最后往往是资金超出预算。二是项目建设虽然实行了招投标,但实际上是层层分包、层层抽取利润,大公司都在协调关系、做财务报表、争取资金,而最后都是当地的工程队、包工头在做,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三是项目由县里整体打包,镇、村没有发言权,难以参与到项目的规划、建设、监督中,基层干部缺乏积极性,也容易变成“听众”“观众”。四是缺乏群众有效监督。
  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偏低。一是农业产业规模不大,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创新,目前虽出现了农民电商经营、订单式农业、流转承包农业等,但真正将农民利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比例并不高。建议:
  一、高度重视强化镇村规划建设管理,尽快完善镇村规划建设管理机制。一是完善镇村建设服务管理“顶层设计”。建议在乡镇一级设置镇村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要在行政村一级建立村庄规划建设协管员制度,尽早出台加强墟镇建设项目和农房建设的报建、审批、管理的实施细则,建议在农村实行农房建设违约金制度,坚决遏制农村建房无规无序等现象。二是认真重视镇村规划编制工作。要落实村庄规划全覆盖,紧紧依靠群众编制好村庄规划。要严格执行墟镇规划和村庄规划,积极探索镇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三是坚持镇村规划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建议借鉴河南省郑东新区的经验模式,将确定下来的镇村总体规划通过人大立法,明确镇村规划的法律地位,在镇村发展中坚持规划先行、依规建设,一张蓝图干到底,确保镇村发展的长远、稳步、规范。
  二、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整治,加快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实施“穿衣戴帽”乡村整治示范工程。,大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力推进乡村垃圾清理工程,大力实施镇村综合整治工程,要高标准推进墟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集贸市场、道路交通、通讯、电力、自来水和公厕、停车场、垃圾池等公共基础设施上下功夫,改变墟镇“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的滞后局面,促进我市小城镇城市化建设上新水平。
  三、高度重视抓好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形成乡村振兴整体推进强劲势头
  一是分类实施、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每个自然村的资源禀赋、基础条件不同,以分类指导为原则,对每个自然村制定不同的短、中、长期建设目标,明确创建干净整洁村片区,还是美丽宜居村片区,或是特色精品村片区。二是全面落实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责任。建议各市、县(市、区)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各抓1个片,每个示范片要成立一个领导小组,组织由20-30人组成的示范片工作队,要制定详细工作计划,设定时间和进度表,明确阶段任务,给予政策倾斜,集中财力物力打响打好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攻坚战。
  四、高度重视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使项目建设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群众检验
  一是项目规划建设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科学确定项目实施主体。不要“一刀切”以一个县或一个镇作为一个项目进行招标,要按照分类组织实施的原则,以镇、村作为项目实施主体进行招标。县一级负责制定好项目实施标准,把好财政审核关、工程验收关,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推动项目建设加快进度。二是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完善乡村振兴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各类涉农资金的整合,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先进,建立投诉机制,防范廉政风险,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工程有效实施。
  五、高度重视培育市场主体和特色品牌,力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注重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农业招商政策优势和环境优势,制定农业招商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把农业招商作为汕尾实现绿色崛起、振兴发展的突破口。二是不断壮大现有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打造农特产品的公共品牌。提高农特产品在珠三角地区乃至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把粤东西北农产品打造成为广东省优质生态农产品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