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校外托管机构规范和管理,解决放学后孩子去处的提案

2020-01-14 00:42:42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案 号:20200439
  案 题:关于强化校外托管机构规范和管理,解决放学后孩子去处的提案
  提 案 者:刘玉祥
  类 别:文教
  内容:一、长期以来,“四点半难题”就一直困扰着很多家长和小孩。尤其是需要加班的工厂上班和单位六点后下班的家长。虽然广东省教育厅也做了很多工作,2018年3月,广东省教育厅就发布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全省各地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服务时间原则上为正常上课日的早上上课前、中午及下午课后至18时。但是各市公立学校在实际执行中却也遇到各种难题。校内托管实际派生出的问题题来看,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教师参与加大了劳动量和延长了下班时间,这对教师家庭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学校的负担。另一个是学校课后服务时间到了,但是有些家长有依赖思想,认为反正孩子在学校,有老师在,自己不去老师也不敢把孩子一个人留在那里,拖延接回孩子的时间。严重损害教师利益。二、而未设立托管服务的中小学校,大部分周边都私立托管林立,校外托管机构主要存在问题:一是托管机构多为租用住宅或民宅举办,硬件条件较差,活动空间太小,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大部分托管机构没有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或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照,属于家庭作坊式,食品安全卫生无法保障,饮食卫生情况令人堪忧。三是托管机构管理人员消防意识不强,消防设施设备不全,存在消防安全隐患。针对校外私立托管,部分地方直接采取了停业、关闭、取缔等措施,说是无证经营。但是简单的工作处理方法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政府层面也不是不办证,而是托班经营者没法办证,主要原因是由于托管服务行业目前国家没有相关法律和政策明确管理部门和具体管理办法,公安、消防、卫生、食品等各部门也就无法发放有关符合条件的证书,没有准入门槛,也没有明确的行业管理制度和行业标准,监管存在一定空白,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对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的规范和监管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在广东省各地探索校内托管管理模式中,广州市是全国做的最好的示范区之一。但是面向全省,尚未全面推广。根据以上案由。
  提出以下建议:一、推广广州校内托管管理模式,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全省各地各中小学推广执行,同时做好教师课后服务有偿补贴工作。对执行校内课后托管指导意见的学校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二、我省应当尽快出台统一的规定,明确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在规范校外托管机构的管理职责,制定与当地经济相适应的收费标准,规范托管服务的管理标准和程序,保障被托管学生的权益,使政府相关部门执法时有法可依,促进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的健康、有序发展。设立校外托管机构准入条件,明确运营场地要求、餐饮服务、住宿条件、消防安全、卫生要求、从业人员资格等行业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托管机构注册备案登记,实行亮证服务,相关信息对外公布,便于家长自行查询和选择,同时接受社会监督;对不符合条件的“黑托管”限期进行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取缔。三、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托管。一是依靠有条件的法人实体企业进行校企联办托管。针对在开发区等学生托管需求较大的学校区域,寻求有资质的法人实体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办校外托管服务,对学生在托管期间的登记、管理、接送、安全、保卫、收费等制订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二是依托社区办托管,发挥社区和街道与学校、家长间互通信息、互相联系的桥梁作用,由社区、街道统一规划,合理设点,纳入社区服务范畴予以管理。三是通过政府财政、购买服务、减免税费等措施,激励公立学校、社区等多元主体为学生提供课后活动场地,或在学校附近建立公立的“儿童和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学生课后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