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号:20200290
案 题:关于完善我省商业医疗保险,促进私营医疗机构健康持续发展的提案
提 案 者:张嘉琦
类 别:医卫体
内容: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广东省去年迅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办医政策,利好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医疗服务,促进产业发展和满足群众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医疗健康需求。本提案从私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出发,借鉴香港经验,建议完善全省的商业医疗保险体系。一、我省私营医疗机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全省非公立医疗机构(下称“私营医疗机构”)有2.67万家,占总数的52.8%,但其床位数仅占全省的17.7%,门诊量仅占21.7%。即数量虽占一半,但床位数和服务量均不及五分之一。私营医疗机构的可持续性在兹盈利,若其有益补充公立医疗服务,则赖发展的持续与健康,即在盈利目标与患者利益之间达至有效平衡。防范私营医疗机构偏重经济利益而忽视医疗品质和社会效益问题,在强化政府监管力度的同时,提高商业保险的运用率也可以促进私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据有关财务分析,中高端私营医疗机构的理想盈利水平,单次就诊费用平均需两三千元,远高于政府主办的公立基本医疗系统,这就必需商业医疗保险体系构建支付闭环,发挥补充作用。香港这方面的经验成熟,值得借鉴。此外,内地现行政策还制约着跨境医疗赔付,例如大部分医院不接受直接使用境外医疗保险卡付费,这也掣肘了私家机构拓展这一大湾区内高端服务市场。二、香港经验特区政府卫生署严格依照《诊疗所条例》监管所有私家服务的同时,长期坚持的理念是支持鼓励商业保险支撑赋能优质高端医疗服务。在设计制定医疗卫生政策,包括许多专业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时,一直主动邀请保险业界人士参与,充分咨询保险产业的意见。例如,政府当前着力制定的“自愿医保计划”里,商业保险将担当重要角色。商业保险在香港的医疗服务特别是私家医疗中发挥着巨大的支撑作用。仅举一例,香港养和医院70%以上的服务对象是各种商业医疗保险持有者。商业医疗的高度发达恰恰是当地政府长期鼓励扶持政策的良好结果。三、具体建议1、完善监管体系的同时,加快私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建议广东省依据2019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十部委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将优惠政策聚焦于培育大湾区高端私家医疗服务市场,重点发展综合类中高端私立医院,为私营医疗机构的快速成长“松绑”。2、加快完善商业医疗保险体系,实现与社会基本医保良性互补目前,广东省尚缺乏操作性强的相关政策,规范商业健康保险的赔付方式、覆盖面等领域,制约着私家高端医疗服务的成长。建议广东省尽快出台鼓励政策,推动商业保险机构与私营医疗机构开发多样化、个性化健康保险产品,提高商业医疗保险对于私营医疗机构的赔付率,更好地实现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互补。广东省也可借鉴香港建立“自愿医保计划”的做法,吸收其精华,即让本省居民自愿选择的同时,由有关部门规定商业医疗保险产品的“最低要求”,并清晰列明相关执法单位,以保障本省居民的基本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广东省有关部门可对商业医疗保险产品提出“最低要求”,对于产品的具体设计则可交由市场,并让本省居民自行选择。建议政府部门主动作为,为商业保险参与医疗服务夯实专业技术基础。例如,政府应该建章立制,积极将医疗机构评审工作的本省标准和运作,领先内地同国际机构对标与合作,这将极大促进境外保险赔付涵盖省内私家医疗,也将迅速提升大湾区医疗服务水准国内领先国际达标。再例如,由政府主导,率先全国,制定政策强制规定和推广省内私家机构和医务人员必须购买商业医疗责任保险。3、鼓励发展大湾区创新跨境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创跨境医疗保险产品,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建议广东省有关主管部门,一方面应鼓励跨境人士,积极反应对于跨境医疗保险产品的相关诉求;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沟通商业保险机构,鼓励它们更有针对性地推出相关跨境医疗保险产品,在大湾区内先行先试。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医疗成为了向阳产业。建议广东省有关部门解放思想,探讨是否可以实现网络医生在大湾区内跨境给予处方、跨境开药、跨境取药、跨境保险赔付等环节的无缝衔接,提出相应政策支持,并建立相关条例规范。小结:医疗服务行业无法快速复制成长。我国的中高端私立医疗机构,前景虽朝阳,但正确政策哺育的同时,也需要商业医疗保险的祝福。借鉴大湾区内部港澳特区成功经验,将助力广东省在内地率先成功。广东模式未来将示范全国乃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