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创社区侨务工作新局面的建议

2016-12-16 23:41:47 来源:广东政协网

关于开创社区侨务工作新局面的建议

提案人:陈奕标

随着改革和发展进程的加快,侨务工作的对象、内容、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回来投资兴业,常驻家乡;早期回国的老归侨现大多退养在家,需要更多的帮助和关爱;改革开放带来的海外婚姻、出国留学、定居和务工潮,使社区中留守的新华侨侨眷属日益增多,新华侨寄养在家乡社区的子女与日俱增……生活社区已经成为华侨归侨侨眷不可或缺点活动空间。因此,以人为本,把为侨服务深入到社区之中,是新时期侨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社区成为开展侨务工作的新平台,而侨务工作也为社区建设的注入了新内容。通过社区侨务工作,能组合、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构筑一个较为完善的为侨服务网络。通过开展社区为侨服务好、侨为社会作贡献活动,激发侨情,赢取侨民,发挥侨力,促进社区建设和社会服务。
   
当前,各级政府大力推进社区建设,为开展社区侨务工作创造了条件。

具体建议:
    
一、 开展侨情调查,整合侨力资源
   
注重侨情调查研究是做好社区侨务工作的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区侨情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出现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深入社区,将摸清侨情作为发掘社区侨情资源的有效手段,进行走访、登记、召开各种座谈会和利用人口普查资料等,找出新时期做好社区侨务工作的基本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二、发挥侨力,共建社区。
   
充分调动社区归侨侨眷积极性,发挥社区自治作用是搞好社区侨务工作的关键。社区是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因此,社区侨务工作也与其它工作一样,不可能由政府包办,重要的是发挥自治功能,形成一支热心社区侨务工作的社区工作队伍,充分调动社区归侨侨眷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形成社区为侨服务好,侨为社区作贡献的双向服务工作机制。可以通过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活动,树立归侨、侨眷在社区的形象,开展归侨侨眷奉献在社区的系列活动。成立社区慈善组织,发动社区内归侨侨眷踊跃捐款、捐物,送给社区中特困人士及其他有需要的人,为辖区内困难人士做好事。归侨侨眷关心支持社区建设,将会为社区两个文明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亦有可能吸引侨资投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促进社区的发展。
   
三、依托社区,为侨服务。
   
要切实提高为侨服务意识,促进侨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网络化,使侨务工作不断延伸,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推进侨务工作进社区。
积极为侨服务是社区侨务工作的主旋律。社区侨务工作要围绕侨界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突破口,热心为侨服务,关心归侨侨眷工作和生活,实实在在为归侨侨眷办实事、办好事,积极探索归侨侨眷下岗职工再就业,帮扶困难群体的途径和方法,营造人人关心、爱护归侨侨眷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可以组建社区侨务服务站、归侨侨眷志愿者服务站、义工发展中心等组织机构,从而形成街侨务组织、地区侨务联席会、社区居委会侨务联络员三位一体的社区侨务工作网络。如,组织家庭志愿者服务队。街党工委、办事处组织居委会和街社区服务中心共同参与,联合工、青、妇,成立家庭志愿者服务队,可在每个居委会设一个家庭志愿者服务小组,热忱为居民群众服务。志愿者服务队在服务居民群众的同时,将归侨侨眷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并与弱势归侨侨眷结成一帮一、二帮一对子,定期上门服务,定期为老年及体弱多病的归侨侨眷上门义诊。开展法律援助、医疗保健、敬老爱幼、扶贫济困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把为侨服务的内容列入到便民家政服务、卫生保健服务、文化健身娱乐服务、心理咨询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项目中,为归侨侨眷及港澳同胞排忧解难。
   
另一方面,针对归侨侨眷弱势群体的具体情况,应重视和关心下岗归侨侨眷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在下岗培训、就业、鼓励自谋职业和鼓励各类企业吸纳下岗归侨侨眷职工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适当的照顾和帮助。加强新移民眷属工作,通过他们沟通与新移民的联系,促进合作。
   
综上所述,按照了解侨情、理解侨心、维护侨益、发挥侨力的基本方针,进一步发挥侨的优势,全面开创社区侨务工作新局面,重点开辟两个渠道,即信息渠道和服务渠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全区的侨界人士及有特殊困难人员,全方位地开展服务。让侨界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创新为侨服务形式、实化为侨服务内容、拓宽为侨服务途径的更高层次,进一步整合社区侨力资源,更好地激发广大归侨侨眷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通讯员:沈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