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周天鸿:建立林森纪念馆有助增强两岸认同感

2017-03-29 01:25:10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文◎本刊记者
  2月22日以来,废除“国父遗像”案在台湾闹得沸沸扬扬,这也引起了人们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担忧。近年来,为增强两岸同胞的民族、国家认同和历史认同,两岸积极开展文化交往,历史名人便是最直接的资源。但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孙中山、蔡元培、于右任等国民党元老,还有一个人应当被历史铭记。他就是林森。
  林森出生在福建,本是一介书生,却成为中华民国参议院首任议长;他具有“恬退淡泊及其山林隐逸的风貌”,却膺任国民政府主席并连任12年;他生前似乎“无为”,但享誉甚高:中共中央唁电称“国府主席林公领导抗战,功在国家”;《新华日报》社论盛赞林主席“毕生尽瘁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然而,这样一位彪炳历史的人物如今寂寂无闻,鲜有人知。日前,林森孙女林玉彬呼吁,希望建立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纪念馆。据林玉彬反映,目前林森故居和遗迹大多因年久失修,无人维护而岌岌可危,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予以保护。当下,建立林森纪念馆有何深远意义?为此,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广东省委主委、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天鸿。
  周天鸿表示,林森是著名的老一辈民主革命家,他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爱国亲民,品格高尚,应当被历史铭记。建立林森纪念馆,收集、整理林森生前史迹,不仅可以纪念褒扬林森的善行、教育后代,而且对于推动海峡两岸同胞交往、促进祖国统一也具有积极意义。他指出,林森“精诚团结、一心一德”的遗教和爱国精神具有现实意义。“当前,两岸形势面临新局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但要厚植共同的经济利益,更要加强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纪念,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如此方能行稳致远、破浪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