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演奏履职和谐交响乐——记全国政协委员李心

2017-03-30 18:55:15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文◎本刊记者 
  编者按:记者三顾茅庐才成功采访到低调十足的李心,除了公务活动和全国“两会”,基本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在大家的印象中,她既严谨又严肃。随着采访的深入,越是了解她,越感觉她像部大气磅礴的交响乐,不论在哪个角度去品味,都能领略到她的深厚内涵,感受到她的蕙心纨质。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随着坐落在珠江河畔星海音乐厅悠扬起伏的交响乐声,相邻的广东省侨办五楼办公室也折射出明亮灯光,一个安静温婉的身影全神贯注在案前奋笔疾书,她,就是广东省侨办主任李心。在她身上,有着众多的角色,政务官员、党派主官、职教社领导、政协委员,这些就像交响乐队中的不同乐器排序,各有千秋又融洽无间,和谐奏响了一曲华丽美妙的履职交响乐。 
  大气庄严的铜管组——政务官员
  交响乐队中的铜管组音色饱满而有光辉,是音乐色彩的主要表现者。其中,既有音色雄伟的小号,又有明亮庄严的长号。它们共同组成了交响乐诗篇的基调,正如李心的本职工作——政府公务员。
  李心是学经济出身的,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是高级审计师,先在高校任教十余年,后进入广东省审计厅工作。放下教鞭,执起“权杖”,李心依然保持初心,精益求精是她的处事态度。
  在审计厅工作的十三年间,李心先后负责分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处、整改监督处、外资处、企业处、内审指导中心、科研所、审计学会、内部审计学会等工作。她坚持认真履行职责,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及审计厅工作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年度审计计划,提出广东省不同时期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倡导和建立了广东省审计模式,提出并完善广东省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整体格局,构建了审计整改监督长效机制,并在审计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工作期间,她曾发表了《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及对策》、《经济效益新论》等作品30多篇,主编《世界银行贷款市政项目审计实例》、《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审计》等著作,曾获全国审计科研优秀论文奖、广东省期刊优秀作品二等奖、广东审计论文一等奖。
  据统计,由李心组织、指导并实施的重大审计项目200多项,如广州亚运会跟踪审计工作、汶川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工作、推进援疆审计工作等。其中,多个项目获得全国和省级优秀奖,如向公众交出了广州亚运会及亚残运会的“明白账”,荣获“广东省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先进集体”;世行贷款第二个内河航道项目审计获全国外资项目审计质量检查评比一等奖;部分高速公路征地拆迁情况审计调查项目获广东省优秀审计项目称号等。多年的审计工作经历,让李心形成了严谨认真的性格,也给大家留下了正直可靠的印象,领导和同事们都称赞她“在大事面前能冷静,难事面前善思考,是非面前讲原则,工作和事业面前,能顾全大局,从不争名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
  2014年初夏,李心接到了一纸调令——调任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委员会副主任。彼时正值广东省行政审批改革开展得热火热荼之际,李心深感责任重大,提出要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指导思想,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确保了省经信委审批改革到位。她还指导完成了省经信委依法行政规章制度建设,促进了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探索建立了省经信委专项资金管理模式,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了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等。在她的精心组织下,广东省经信委开展了第一次在全省大规模的专项资金督查,为改进专项资金规范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第一手材料。
  一年后,李心转任广东省侨办主任,并迅速进入了角色。在到任后的一段时间里,她的案头总是堆放着小山般的资料,其中有国家及广东省各项侨务政策、侨务历史、广东省侨办近几年的工作总结等。此外,李心还经常找班子成员谈心,迅速了解了侨务工作的情况。“侨梦苑”是近年来国务院侨办推出的华侨华人创新创业聚集区品牌。为了推动“侨梦苑”落户广东,李心多次向国侨办领导和有关司局做沟通争取工作,并多次与广州、江门市领导协调沟通,最终促成广州增城和江门两地分别设立“侨梦苑”,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家“侨梦苑”的省份,创建了广东省新型华侨华人创新创业聚集区。
  “在审计厅、经信委,是做经济类工作,其逻辑性非常强,必须要十分掌握政策,而且要求严谨。而在侨办则是做人的工作,与人打交道,这需要人格的魅力,要和华侨华人交知心的朋友,发动华侨华人为广东、祖国出力。”李心坦言,每一次的工作岗位的转变都带来了新的动力。每天晚上,她都要抽一个小时来看书,有时是经济类的书籍,有时是社会科学类的书籍,有时是新出台的法规、政策等。“信息时代发展得非常快,如果不读书不看报,不加强学习的话,会跟不上时代。”
  腹有诗书气自华,胸有丘壑履职真。十六年来,李心转换了三次职务:审计厅、经信委、侨办,但每一次的改变都进一步打开了她的视野,并为政协履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事实上,像李心一样在政府部门身居要职的政协委员大有人在,他们中有不少人都遇到了一个难题:政府官员发言的权威性与政协委员建言的客观性要如何平衡?但在李心看来,这两者是没有冲突的。“该是怎样的就是怎样的。无论是作为政府官员还是政协委员,都要按照岗位的职责、职能来做。”尽管身兼多职,李心并不担心自己在众多角色中难以取舍,“无论去到哪都是工作,我都以自己作为一个政协委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且得益于公务员的身份,李心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有着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写出的提案更实、更有效。
  特色鲜明的木管组——党派主官
  民主党派成员是李心身上最鲜明的标签。它就像交响乐队中的木管组乐器一般,音域宽广,表现力极强。1992年,当时还在高校里任教的李心经介绍加入了民主建国会。“因为民建是以经济界为特色的民主党派,很符合我的研究领域。另外,作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意义十分重大。”回首加入民建24年来的工作,李心一直与有荣焉。
  “李主委是个非常严谨细致的人,跟着她工作,我学习到很多东西。”在民建广东省委会,提起李心,无人不竖起大拇指。李心先后负责民建妇女工作委员会、民建监督委员会工作。她办事公道正派,责任不推诿,遇难不回避,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可。
  2013年7月,李心从宋海手中接过大旗,成为民建广东省委主委。在任职讲话中,她提出要实施“精品提案”战略,要求民建敢于突破老传统、旧框框进行参政议政,直面改革发展大局中的突出问题。
  在李心的主导下,民建广东省委会建立了每月定时主委会议制度,建立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发布了两项承诺书,制订了民建省委会和机关共45项规章制度,出台了统筹指导全省民建工作的5项意见,健全了会内监督机制,创立参政议政专家委员会。这些措施在广东各民主党派省委会中均属首创。
  三年间,民建广东省委会有如一股清风拂过,机关风气焕然一新,民建会员参政议政热情高涨。仅仅是2015年,广东民建共提交参政议政材料700多篇,多份材料作为参政议政的优秀成果报送给民建中央和广东省政协会议。2012年至2015年,民建广东省委会连续四年获得民建中央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单位和社情民意工作先进单位表彰。2013至2015年民建广东省委会提交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提案》等17件参政议政材料获得广东省政协优秀提案表彰奖励。《创新社会管理专题调研报告》和《开发人才要素驱动内生增长》两篇调研报告得到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批示。
  2014年,广东省各民主党派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战略部署,开展了“助力粤东西北•共建幸福广东”活动。其中,民建广东省委会对口支持阳江发展。李心积极参与其中,发挥民建特色牵线搭桥,多次组织民建会员企业家赴阳江考察调研。在当年召开的助力阳江振兴发展招商推介会上,共促成了9个项目达成协议,投资总额达70多亿元。
  去年,为了民建助力阳江招商的事情,李心再次奔赴阳江出差,在赶回广州的途中遇到高速公路连环车祸,她也不幸负了伤——脚趾骨折,医生告诫她要减少外出活动。“但我怎么能坐得住呢?那么多的事等着我。”当时,正值民建广东省委纪念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70周年大会筹备期,为了不耽误工作,李心穿着特殊的鞋子走路,多次从省侨办赶往民建广东省委会机关开会,商量大会细节,敲定工作总结稿等。12月3日,大会如期举行,李心面容平静地站在主席台上汇报工作,根本看不出是带伤上阵。
  工作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在李心这里,没有8小时工作的概念,只恨一天没有25小时。说起苦与累,李心浑然不觉。“尽职尽责”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组织和群众信任我,我就得把工作做好”。
  震撼人心的打击乐组——职业社领导
  在大家的印象中,打击乐器在交响乐中出场机会不多,但不鸣则已,一鸣则惊人。在众多身份之中,广东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恰如打击乐器。打在关键点上,这是李心担任广东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后立下的目标。
  “广东中华职业教育社有联系广泛的特点,我们要汇集专家、学者和一线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围绕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局,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议献策,并通过主办和参与大型论坛活动,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2014年8月3日,李心正式就任广东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开始了另一段新的征途。她也把一贯的严谨与热忱带到了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当中。
  李心上任后极力推动的第一件事便是开通了网站。2015年6月,经过半年的筹备,广东中华职教社网站正式开通。“网站开通后,广东中华职教社的会员们就能及时学习中央和省里的有关精神,更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开展社员之间的交流,以及与广大职教工作者进行业内交流,也可以让社会加深对职教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李心说。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领导也称赞这是广东中华职业教育社新一届领导班子工作的头一炮,“开头开得很好”。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尽管广东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但在粤东西北地区还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口。温暖工程作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品牌活动,为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了独特作用。在以往的工作调研中,李心多次深入基层,接触了不少贫困群众,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是,她积极搭桥把温暖工程引入广东,利用中华职业教育社这个平台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
  结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心还提交了《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提案,建议把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放在事关“中国制造2025”目标成败和中国工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来加强谋划,抓紧推进。她表示,“职业教育必须拉长战线,从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开始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职业态度、职业情感以及初步的职业意识,开启学生初步职业理想。”这一提案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目前,李心分别担任了广东省侨办、民建广东省委会、广东中华职业教育社“一把手”,位高责重,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李心都坚持这20字原则:坦诚相待、精诚合作、风清气正、团结奋进、和谐向上。“这样大家才能团结一致,才能把工作做好。”李心说。
  贯穿交响乐的弦乐组——政协委员
  无论工作岗位如何变化,十余年来,唯一不变的就是政协委员的身份。正如弦乐组是交响乐队的“心脏”一样,政协委员的身份就是贯穿李心工作的主线。多样化的工作,给李心带来了丰富的提案素材。从2007年至今,李心一共提交了31件提案,基本保持每年3件提案的数量,其中不乏热点话题,如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劳动经济补偿、“一带一路”等。联系她的每一份工作,她总能找到切中痛点的问题。
  在广东省审计厅工作期间,李心在审计工作中发现了高速公路收费的问题。此前,广东省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是4车道每公里0.45元,6车道每公里则要0.6元,“小车行驶时占用的道路资源都一样,为何要面对不同价格?”时任省政协委员的李心对此提出了质疑,并提交了《关于降低高速公路部分收费标准的建议》,该提案得到了广东省交通厅的积极办理,最后高速公路收费均按提案的建议进行了调整。
  在担任广东省经信委副主任时,通过与企业的深入交流,李心发现企业守法经营的成本迅速上涨与劳动者依法获取经济补偿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才能两全其美?于是,今年,她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修订<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条款的建议》,建议科学调整经济补偿标准,合理统一各薪酬阶层劳动者的补偿年限,着力抑制劳动者倒逼企业辞退获取经济补偿行为。
  转任广东省侨办主任后,不少侨胞向李心反映自身以及沿线国家的民众对“一带一路”不甚了解,甚至抱有疑惑或警惕态度。在经过仔细调研后,李心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各个不同的部门都去宣传‘一带一路’,互相有交叉或不清楚的地方,所以容易令人产生误解。”因此,李心在向全国政协提交的提案中建议,我国应出台统一的对外宣传“一带一路”的方案,针对当地主流社会和海外侨胞的思维习惯和需求,通过华侨华人社团以及华文媒体等多种宣传渠道,重点围绕“一带一路”的愿景与内涵,“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部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等加大对当地社会的宣传力度,积极主动做好解疑释惑工作。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协委员要“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这六大要求也成为了李心履职的座右铭,“政协委员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职责”。李心认为,政协委员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团结各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民意的“传声筒”,是人心的“聚合器”。她随身携带的本子里,密密麻麻记录着工作中遇到的、群众反映的普遍问题。一有时间和机会,她便开展调研和收集资料,成熟完善时便马上提出来,或作为提案,或作为社情民意信息,说真话陈实情,议大计谋发展。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即便忙得像个不着地的陀螺,但李心一直孜孜不倦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惠及他人。“只要我还在这个岗位上,我就要做好我的工作。”对于工作,李心始终葆有赤子般的热忱。她以自己的言行践行着恪尽职守的人生信条,奏响了最打动人心的交响乐。 
  李心,广东省侨办主任、民建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全国政协委员。2007年被评为正高级会计师。2000年至2014年任广东省审计厅副厅长。2014年5月任广东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2015年8月至今任广东省侨办主任。1992年,李心加入民主建国会,2013年7月任民建广东省委会主委。曾担任广东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2013年起担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不少紧贴当下的提案,如《关于降低高速公路部分收费标准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立国家物联网技术标准的建议》、《关于加快制定国家大数据发展规划的建议》、《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