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通讯员 李志洁
如何在行政决策中嵌入公众参与?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协委员在其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作了很好的探索,他的经验也得到了国家行政学院的认可。9月13日,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走进培训高中级公务员的国家行政学院,为第25期厅局级公务员进修班讲授:推进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广州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制度建设探索。
2012年,为了彻底整治广州市同德围,长期关注同德围地区发展的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牵头成立了公咨委,委员会由37名来自各方面的代表组成,任何方案必须要在这个委员会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最终通过,这也成为同德围治理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随后,广州陆续成立了多个公众咨询监督机构,这些多被视为同德围模式的复制或升级版。韩志鹏也被视作公咨委制度的开拓者。
9月13日下午,来自中央国家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约40名厅局级公务员早早来到教室,与韩志鹏分享广州近年来与民共治、基层民主协商、创新社会治理的成果。广州首个公咨委成立背景、运作方式及其意义成效,广州独有的公咨委现象,广州公咨委制度建设……作为广州公咨委制度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作为广州首个公咨委的负责人,韩志鹏讲授的“推进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广州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制度建设探索”案例课,内容充实,语言生动。听课的学员们都非常专注,有的边听边做笔记,有的边听边从手机上搜索有关词条。在互动提问环节,韩志鹏与学员们就公咨委的作用、定位、前景与学员们直接对话,交换看法,展开讨论。案例介绍,问题导入……两个半小时转眼即逝,到下课时间了。学员们意犹未尽,他们在报以热烈掌声之余,希望可以与韩志鹏再交流,希望有机会到广州实地调研。
主持案例课的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刘小康小结说,广州公咨委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制度创新,是一个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典型案例,中组部最近要求加大典型案例上课堂的力度,公众如何参与政府决策,各级政府都非常关注,广州做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所以学院专门开设这门案例课并计划打造成精品案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