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时代”,我们该怎么办?

2017-09-15 19:17:21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文◎本刊记者

  每年一度的广东省“两会”在1月17日拉开帷幕,今年,不少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委员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二孩”。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正式放开,“二孩时代”翩然而至,而生育风险、教育资源短缺、女性职业规划、原独生子女家庭权益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且看政协都给这些问题支了什么招。
  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工作
  我国是世界上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二孩”政策放开后,高龄孕产妇、经产妇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孕妇不断增多。广东省卫计委指出,2015年全省高危孕产妇的检出率较2013年增长了12%,而高龄孕妇生育出生缺陷儿的风险明显升高。因此,建立适合广东省的长效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机制迫在眉睫。
  农工党广东省委早早针对这一课题开展了研究,并在2017年省“两会”期间提交了《实施全面二孩政策需进一步加强我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工作》的提案。提案指出,当前,群众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配套经费投入不到位、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足、重点病种筛查重复脱节、专业人员队伍不足、信息化程度低等都是广东省人口出生缺陷防控工作面临的瓶颈。
  提案建议,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将出生缺陷患儿的治疗和康复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加强出生缺陷防控经费保障,建立妇产科、儿科、妇幼保健、产前诊断、医学遗传培训基地,定期针对基础广泛开展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筛查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和专业人才培训。
  针对“二孩”政策放开后高龄、高危孕妇明显增加的情况,提案还建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适当将新的检测项目,如无创性基因检测等纳入免费范畴。
  盘活社会资源应对师资短缺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学前教育的学龄人口数量将增加,预计到2020年,“二孩”入园将明显增长。而且在学前和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到教师结构中,女教师所占到比例较大,生育与教学矛盾非常突出。如何妥善应对“全面二孩”后广东省教师资源短缺问题,也成为摆在广东省相关部门面前的一大紧迫难题。
  为此,民革广东省委向省政协提交了《关于“妥善应对‘全面二孩’后广东省教师资源供给短缺问题”的建议》,建议全省各教育部门要合理预测幼儿园和基础教育学位需求,提前谋划,积极应对,做好相对应的教育发展规划,科学进行学前和中小学师资配置。
  提案建议,一方面科学核定学校教师编制,完善教师年龄和性别结构,保证各个学科都有男老师,在进行工作安排时,同一年级、同一个班的任课老师,采取老中青都有的年龄搭配,尽量缓解老师怀孕对正常教学的冲击。
  另一方面,加强教师人才储备,建立健全后备人才库。加强和省内外各大师范院校的联系,可从优秀实习生中遴选临聘教师解决休产假等原因需要短期聘请专任教师问题。同时,盘活社会教育资源,加强与社会力量合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解决学校短期教师缺岗和第二课堂活动、特色学校建设等师资问题。
  为原独生子女家庭设立政府特别保险
  “二孩时代”除了要关注新出生的孩子,还要关注原来的独生子女家庭。民盟广东省委向省政协提交了《重视和维护原独生子女家庭权益的建议》提案。这原是2016年年初,民盟广东省委向民盟中央申报的《全面二孩政策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影响及政策建议》课题,后由民盟中央批准并委托民盟广东省委牵头承担该项目。
  调研发现,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保障原独生子女家庭特色权益的相关政策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原独生子女家庭统计数据不精确,各项有待奖励补助规定力度不够,《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含金量不高,各项保障措施不到位等。
  “原独生子女家庭的问题是特定时代带来的特殊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必须承担的责任,对原独生子女家庭给予关怀、照顾和奖励,更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参与课题调研的民盟广东省委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委员谭兵说。
  针对以上问题,她在执笔的提案提出了重视和维护原独生子女家庭权益的建议。首先,要加强对原独生子女家庭及政府责任的再认识,重视原独生子女家庭的权益维护,在维持“老人老办法”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优待政策尤其是在养老服务方面的措施,如优先入住公办养老设施、动态调整计划生育奖励金幅度、完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障制度等。
  其次,推动《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广泛使用,提高含金量,使其类似老人优待证、军人优待证一样,增加和扩大其在各项公共服务中的使用范围、方式和途径。
  第三,先行先试,整合“全面二孩”政策之前已有的各项政府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津贴,合并设立政府特别保险,作为除社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商业保险之外,对原独生子女家庭的第四根保障支柱,从而体现“独生子女好,政府来养老”的政府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