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医学人才

2017-11-27 17:50:47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医学人才
广东省政协开展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专题调研
文◎本刊记者 通讯员 黄明霞
 
  “医疗最重要的是人才,而不是设备。”培养全科医生是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既是社会的共识,也是广东省政协专题调研组的出发点。5月下旬,广东省政协科教卫体委组织开展了“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粤东西北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专题调研,并在5月27日召开了专题座谈会。会上,大家对全科医生的人才培养问题尤为关注。
  截至2016年年底,广东省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师数为1.73名,低于北京市的3.93人、上海市的2.24人、江苏省的1.90人,且全科医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地区全科医生距离实现2018年达到2名目标缺口约4000名,至2020年达到3名目标缺口达到1万名左右。“培养全科医生的任务艰巨。”广东省卫计委科教处副处长林祖才说。
  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处处长欧阳谦更是一语道破了全科医生的稀缺境地:目前,全省攻读全科医生领域硕士的在读研究生仅有69人,其中,2014年38人,2015年19人,2016年才12人,仅占全省临床医学学位1%左右。
  为何全科医生培养的数量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呈逐年下降趋势?省政协调研组带着疑问走访了阳江、茂名等地区的医院,并与相关部门、高校进行了座谈。调研组分析,这是由于当前我国全科医生制度还不健全,激励全科医生发展的政策措施还不完善,全科医生与综合医院的其他专科医师相比,待遇普遍较低,社会地位不高,职称晋升困难,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岗位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再者,全科医生培养体系还不完善,学科建设薄弱,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有待提升,全科医生数量总体不足、增长缓慢,与发展目标和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面对这一困境,政协委员们纷纷给出了建议。“全科医生的培养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省政协委员、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张爱民建议,由政府承担全科医生的学习和进修,待其学成后进入全科医生领域服务10年,10年后才可以进入专科医生领域服务,以此保证全科医生的来源和稳定性。
  省政协委员、广东药科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张丕德则认为要用好的待遇留住全科医生,“越乡下的地方工资要越高,这样才能留得住医生。”省政协常委、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罗颂平对此表示赞同,建议给予全科医生足够的编制或参公待遇,保障他们愿意留住基层。
  人才招来了,政府供养却是一个难题。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主任沈靖南举了个例子,位于粤西的高州市人民医院,政府财政投入尚不够其半个月的工资支出,“我看到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是极大的,能否精准地实施医疗至关重要,而不是一刀切。”
  事实上,在粤东西北地区的医院普遍存着缺编的情况。“缺编为什么不招人?”省政协委员张晓丹在茂名市调研时特意向市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得到的答案却是“基层人才招聘经费难以保证”。为此,张晓丹建议建立评估体系,对政府工作进行考评,对政策的落实进行督查。
  “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既要有对全科医生的保障制度,又要适当提高专科医生职业的门槛。”罗颂平指出,目前专科医生的门槛低待遇高,所以大家都去争,没人愿意做全科医生。她建议提高专科医生的门槛,让一部分人知难而退,安心去做全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