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东莞与广州相邻的镇街有8个,去年,两市将5个高速公路项目、3个地方道路项目,共8个跨界公路项目纳入了穗莞两市联席会议确定的重点事项推进,其中新槎大桥、麻涌东江大桥涉及与广州市协调的问题进展较慢。”
“我们建议两地共同开展流域水环境治理,两市切实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确保广州的增江、永和河,东莞的潢涌河等入河支流水质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确保广州联和排洪渠、东莞北海仔消除劣V类。”
“我们希望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共享,重点在城市管理跨区域联动、相邻区域管理无缝对接、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协同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
……
6月13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广州东莞互联互通 发挥枢纽服务功能”对接交流会在东莞拉开帷幕。这是由广州市政协、东莞市政协牵头举办的对接交流会,穗莞两市部分政府部门和企业家代表约400人参会,围绕两市在交通、产业、环保、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和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和精准对接。
互联互通的四个层次
“当今社会是开放型的经济体系,任何一种关起门来搞经济的做法都不符合历史潮流。”广州市政协主席刘悦伦表示,加强两地互联互通、全面融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实际举措,也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客观需要。
刘悦伦与大家分享了互联互通的四个层次的理念,分别是基础设施、产业服务、环境保护、政务服务方面的互联互通。他表示,实现两地的互联互通,要把东莞的产业优势和广州的枢纽优势结合起来,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服务、环境保护、政务服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减少因对接不足带来的资源消耗,扩大两市资源共享、携手共赢的合作面。
在交流会上,还有两地不少政府部门和企业代表现场交流了对互联互通的需求和体会。例如,广州铁路集团总工程师王华提出,广铁集团目前在东莞规划新建石龙集装箱办理站、扩建荔华货场,其中,石龙货场已批复可研,希望地方政府加快落实用地事项,并对后期建设工作给予支持。
而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黎达潮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广州交通部门的沟通配合,力争8个两市互联互通项目早日建成,增加连接两市的跨珠江、东江主干通道,进一步完善穗莞两市路网对接,提升两市交通一体化水平,形成“1小时交通圈”。
还有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方灿芬则建议两地政府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共同制订实施工业企业环保准入制度,同步开展跨界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实现污染企业整治同城化。
政协搭桥,促成跨界大桥扩建
13日上午,刘悦伦率调研组先后考察了麻涌镇华阳湖、东江大桥、广州港新沙港务有限公司。
在视察过程中,他了解到,位于麻涌新沙工业园区与广州开发区之间的东江大桥仅为双向两车道。随着广州、东莞两地经济的迅速发展,过往东江大桥的车辆越来越多,远远超过设计的流量和负载,存在车流量超负荷、道路阻塞、人车同行等问题,成为穗莞合作的一个交通瓶颈。
“如果东江大桥能拓宽成6-8车道,这就是一条GDP之桥,会给穗莞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东莞市麻涌镇党委书记陈建枝透露,当前穗莞两地仍未就大桥扩建工程达成一致。
随后,刘悦伦当即致电广州市相关负责部门,并及时与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开展沟通交流,促使东江大桥扩建工程得到全面加快。此举得到了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维东的大加赞许,并认为,这次穗莞对接交流会是两市政协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聚焦“互联互通、携手发展”主题合力搭建的沟通平台,为两地政府部门和企业共聚一堂、共谋发展、共寻良策创造了难得机会。
刘悦伦表示,加强广州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是今年广州市政协着眼于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大局、本着“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精神所提出的常委会议重点协商议题。互联互通对接交流会首站选择在东莞,一方面是东莞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另一方面是广州和东莞在地理位置上紧密相连、在产业发展上高度互补、在城市建设上深层融合,两市具有实现互联互通的现实性、紧迫性和可操作性特点。
东莞市政协负责人表示,为办好这次对接交流会,两地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进行了充分沟通和酝酿部署,得到了广大企业的积极响应和主动配合,相信这次会议必将有力推动两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东莞是我们的首站,下一步是清远和佛山。”刘悦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