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市政协:打造鱼苗孵化品牌 发展特色农业经济

2017-09-15 22:20:38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文◎本刊记者      通讯员  周安叠  罗向科
  春暖花开,正是鱼苗孵化的最佳时机。3月22日,阳春市政协组织委员对潭水镇特色农业鱼苗孵化进行专题视察。  
  潭水镇的鱼苗人工繁育行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镇企业办属下的鱼苗场,就是一个鱼苗人工繁殖知识、技术的传播点,该场有一批专业的渔业技术工作人员,专门从事鱼苗的人工孵化研究工作,不少群众都从这里掌握了一定的孵化知识,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
  近几年来,周边乡镇及周边市县渔业生产迅速发展,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及本地大力发展桂花鱼的养殖,需要大量的鱼苗作为饲料鱼,鱼苗需求量大,开发人工孵化繁育鱼苗前景好、经济效益高,调动了群众生产的积极性。此外,潭水镇地处南亚热带,年平均温度22.1℃,年降雨量为2500—5500毫米,气候温和,适宜鱼苗人工繁育,鱼苗繁殖时间比珠三角地区早一个月和延迟一个月,能达到“三熟”,时间跨度大。境内有漠阳江支流穿过,有总库容面积1650万立方米的沙垌水库和瑶田水库等5宗水利工程及日供水18万立方米的响水陂水利灌溉设施,还有一大批山塘、陂头,水源充沛,水质好、无污染,发展鱼苗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全镇有鱼塘面积6950亩,鱼苗孵化池450环,年繁育各种鱼苗7000亿尾,总产值达1.4亿元,产品销往珠三角及上海、天津等地,是省级鱼苗孵化基地之一。
  通过调研,政协委员们高度肯定了潭水镇全力打造鱼苗孵化这一特色农业的成绩,认为很好结合了潭水的本地特点,顺应农民意愿,擦亮了鲜明的潭水品牌,在阳江地区乃至整个广东省都具有较强竞争力。同时对如何更好发展鱼苗生产,提出了加强与各级科研部门合作,提高生产的技术含量等建议,希望潭水镇继续做大做强鱼苗生产行业,为农民奔康致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