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通讯员 赖南辉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基础的重要支撑。“提振实体经济”不仅是今年广东省“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也是省政协今年履职的一项重大任务。春节过后,广东省政协立即启动了“提振实体经济,推动广东制造业加快迈向中高端水平”的专题调研,为常委会开展专题议政做准备。4月12日至13日,省政协主席王荣率调研组赴江门、珠海开展专题调研,为广东提振实体经济知情谋策。
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制造业虽然总量大,但质量并不高,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是典型的大而不强现状,在产业结构、创新能力、产品质量、标准和品牌以及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差距明显。基于此,广东紧紧抓住“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机遇,制定实施了从广东省情出发的广东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3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了智能规划发展规划、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规划,着力推动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和新一轮的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和制造业的智能化。
当前,广东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还遇到哪些瓶颈?需要破除哪些障碍?带着这些问题,在调研组出发前夕,王荣就叮嘱:多看些企业,以企业调研实地了解情况为主。短短一天半的时间里,调研组一行深入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车间一线,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及企业在发展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在江门市召开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对振兴广东省实体经济的意见建议。
江门市政协常委、维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朝旺向调研组介绍了维达公司顺应互联网电商发展进行的转型。“我们不是一个造纸工厂,而是定位为快消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维达建设了智能化工厂,主动对接“双十一”等电商活动,有效提高了销量。
另一位江门市政协常委、江门市长优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吉平则向调研组反映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缺乏人才。他表示,企业转型升级最需要的是基础性人才,希望政府能加强引导基础性人才到企业中。对此,王荣给出了建议:在高端人才方面,江门无法与广州深圳比拟。可以解放思路,把研发放在广州、深圳。
还有一位江门市政协常委、菲恩集团控股(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式忠提到了利用江门侨乡资源,帮助产品“走出去”以及技术“引进来”。“你提的问题非常好,非常契合江门的实际。而且十分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王荣说。
随后,调研组成员也纷纷与企业代表、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互动。王荣充分肯定了江门、珠海在提振实体经济方面取得的成效。他表示,做强实体经济,要防止脱实向虚,要回归实体经济之本,做不好实体经济,现代服务业、互联网产业、现代金融业,也没有根。因此,省政协今年把实体经济作为重点调研课题,为企业家们提供支援和服务。
王荣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广东做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广东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主线,在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方面作出表率、发挥支撑作用。要牢牢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以创新引领发展为第一动力,推动广东省制造业从产业层次和价值链跃升两方面加快迈向中高端水平。
“做实体的人,要有做百年老店的精神。”王荣强调,提振实体经济,主体是企业,关键是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品牌质量建设,抢占制造业标准高地,切实提高广东省实体经济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加快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等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助力实体企业做大做强。
王荣还谈到了近来大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信访部门故意把窗口设低点的情节,强调政府在转变职能,服务企业、服务实体上应该动真格。要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意识,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等,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减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