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助推广东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

2023-03-02 21:32:32 来源:广东政协网

  大会发言材料之四十三

民革广东省委会的书面发言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助推广东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技兴国战略。近年来,广东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实现全国“五连冠”;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然而,在平台数量、成果产出、人才引进、基础研究等方面,广东仍存在突出短板,亟待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高水平创新平台数量不足。截至2020年底,广东已建和在建的大科学装置仅7个,而长三角G60创新走廊共有19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装置;广东仅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远远低于北京的152家;高水平生物安全创新平台缺失;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数量也远低于北京、上海等地。

  (二)科技创新成果产出不高。2020年,广东专利总数量居全国首位,但在发明专利占比方面深圳、广州仅有28.7%和21.2%,落后于北京(57%)、上海(38.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珠三角只有53件,落后于北京(156件)、上海(60件)。粤港澳大湾区科创成果转化率仅为30%,PTC专利施引数与PTC专利数的比值仅为0.34,与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存在较大差距。

  (三)高素质科技人才不多。两院院士数量相对较少,截至2022年广东省两院院士143人,远低于北京(911人)、上海(196人)等地。人才吸引力不够强,2021年北京大学本科生就业于广东的比例为12.14%,低于北京(42.33%)、上海(14.06%)。2020年珠三角人才净流入占全国流动人才比例为3.8%,明显低于长三角6.4%。2020年《全球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中,深圳、广州排名仅为78和97位,落后于上海(32位)、北京(35位)、杭州(67位)、南京(75位)。

  (四)高校基础创新能力偏弱。以在SCIENCE和NATURE发表论文数量为例,2021年广东高等院校共发表12篇,远低于北京(78篇)、上海(30篇)和浙江(23篇);2022年上半年仅2篇,远低于北京(42篇)、上海(11篇)、江苏(9篇)、浙江(8篇)。

  二、建议

  (一)加强科技创新大平台建设。建议我省持续加大对现有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和组团创新团队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在全球范围开展创新资源整合,整建制引进团队和重大项目;与海内外一流高校、科研平台、创新企业开展合作,推动高水平技术成果、优质项目落地广东。通过“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一体化建设,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建议强化科技服务平台和中介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整合现有的小散科技转化平台,支持建设政校(科研机构)企联合等多模式成果转化平台和中介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产业、法律、金融、知识产权、评价认证等精准全链条服务。建立“线上+线下”技术交易市场体系,拓展科研院校成果转化渠道,降低企业成果转化成本,推动我省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增强对顶尖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建议我省在院士资格、职业资格互认、税收优惠、住房医疗等方面出台针对性政策,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在广东扎根。围绕广东省重点领域产业和重大项目,引进挖掘一批战略科学家、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建设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给予高等院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重点研发机构等单位足够编制,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四)强化高校作为科教、产教融合主阵地的作用。建议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通过共建创新平台、合作合署合并办学等多种方式,探索教科产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使高校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所需基础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