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推动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助力稳经济的建议

2023-03-02 21:35:22 来源:广东政协网

  大会发言材料之十三

民建广东省委员会的书面发言

──关于有效推动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助力稳经济的建议

  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智慧城市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城市涉及领域多,既包括对水利、交通、能源等传统基建的智慧化改造升级,也包括物联感知设施、城域专网、算力中心等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在中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背景下,结合目前财政面临较大压力的实际,有效引导和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智慧城市投资建设,对稳经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存在问题

  (一)政府财政紧缺,社会资本参与不足。受疫情影响财政面临较大压力。传统发展模式下政府主导、财政出资的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缺口大。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效果不佳。智慧城市项目周期长、技术迭代快、投入大、风险高,以国企为代表的政府出资方设置“经营兜底”“不允许实施方为社会资本关联方”等条款,智慧城市项目运营和盈利模式不明确等,令社会资本“望而却步”。

  (二)缺乏统一部署,重复建设。智慧城市规划管理涉及发改、工信、住建、政数多个部门,政府缺乏统一部署,存在数据孤岛,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国企纷纷转型发展智慧型业务,存在业务重合,缺乏清晰定位。

  (三)缺乏长效运营机制,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智慧城市项目重建设、轻运营。缺少可持续的运营规划,对有自我造血能力的项目不能通过运营盘活。政府以及国企对闲置低效的资产盘活处置能力弱,资产价值不能释放。

  二、建议

  (一)政府统筹规划部署,发挥“火车头”效能。制定全省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各参与主体有序开展投资建设运营工作。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对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进行持续性统筹指导,明确各企业功能定位。系统整理各国有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的基础和优势,出台相关业务投资指引,明确其定位及分工,避免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

  (二)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模式。落细落实《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扩大和稳定民间投资,以城市基础设施等为重点,通过综合开发模式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加快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模式。

  (三)营造公平环境,清扫阻碍社会资本的制度障碍。放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准入,除法律禁止外,一律向民间资本开放,市场主体公平参与。探索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打破政府数据孤岛,降低社会资本参与难度。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项目投资流程,合理确定投资资格,取消不利于激发投资者的前置条件,不设置与智慧城市新基建项目投融资、建设、运营无关的准入条件。

  (四)创新金融信贷投入模式和投融资产品。一是针对智慧城市项目投入大、专业性强、风险高等特点,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贷款,发挥“投贷债租证”综合优势,利用股权基金融资、研发贷款、投贷联动产品和“软贷款+期权”等,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二是引导商业银行针对新基建企业的技术发明专利、专业设备等难以标准化的产品,探索抵押方式;鼓励银行以“投贷联动”“专项债+金融机构融资”提供长期资金。三是建立“贴息+REITs”模式,对项目REITs收益率无法保障的,增加政府贴息,撬动社会资本加入。

  (五)强化财税政策支持,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优化财政资金使用,用好国家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纳入重点专项债支持的政策,明确专项债资金可用于现金流稳定且具示范效应项目的资本金,为项目“增信”,吸引社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