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 稳妥推进
——深圳市总商会(工商联)特色工作纷呈,成效显著
近年来,深圳市总商会广泛团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努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强化服务职能,大力拓展对内经济协作和对外经济交流,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近年来深圳市总商会的工作亮点纷呈,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尤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基层商会建设扎实有效
深圳市的基层商会,以街道商会和市总商会直属商会为代表,是全市商会(工商联)系统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这些基层商会的工作主要有两大特点:
一是实现“以所养会”,商会有实力、有底气。会所的建设用地一般由行政划地或由商会支付地价取得,建设资金由街道办出一点、商会会员捐助一点来筹集。1998年龙岗区平湖商会由会员自筹资金1500万元自建了全市第一个街道商会大厦,总建筑面积
二是坚持服务为本,服务有手段、有特色。各街道商会制定会员企业投诉制度,开设投诉电话,坚持商会会长、副会长轮流值班,定期、定点、定人接受会员企业的来访和投诉,解决会员反映的热点、难点等个案问题,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提高了服务效率。
二、解决融资难问题的互保金贷款获得重大突破
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深圳市总商会与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建立银企对接机制,经过多方磋商、科学论证,提出了互保金这一解决方案。重点民营企业互保金的运作方式是:企业按贷款的一定比例交纳互保金,进行自我增信,以此为基础和条件,政府安排一定数额的财政资金(首期10亿元),与互保金共同构建贷款增信平台,为贷款企业再次增信。互保金制度一经推出,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取得了各大银行的信任,成为解开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一把金钥匙。互保金业务自2008年开展至今,已取得丰硕成果,截止目前,共有17家银行签约互保金业务合作银行,重点民营企业池入池企业313家,获得互保金贷款企业220家,贷款金额达到154亿元,互保金账户余额达到4.14亿元。互保金贷款被深圳市政府评为深圳市金融创新奖一等奖。
为推动互保金更好更健康地发展,深圳市总商会拟定了《互保金继续创新规划纲要》,提出了互保金体制分三个阶段科学发展的设想和规划,该规划得到市政府分管领导的高度肯定,总体架构也受到政府、银行和企业各方面的认可。
三、维权和危机企业救助卓有成效
近年来,深圳市总商会帮助中科智、新一佳、铜锣湾等许多会员企业度过经营中遇到的纠纷和危机,有力地维护了这些企业的合法权益。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深圳市总商会通过维权和危机救助,使企业避免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
为更好落实维权职能,深圳市总商会与深圳市公安局建立了“公安与企业直接联系制度”,与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局联合建立了经侦重点联系企业制度,与市中级法院建立审前调解合作机制,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华南分会、深圳仲裁委员会建立了民商事纠纷调解和仲裁合作机制,并与海关、劳动等多个部门建立了业务合作。
四、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蓬勃发展
全力支持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是深圳市总商会(工商联)工作的重要特色。1995年4月,深圳市总商会成立了民营企业党委,成为全国第一个民营企业统管党委,主要负责特区范围内私营企业、无法归口的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工作。成立时,总商会民企党委仅有2个总支、11个支部。民企党委成立后,总商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集中各类优势资源,全力支持民企党委发展党员、抓好党建各项工作。至2003年民营工委成立前,民营企业党委直属管理基层党组织245个,有正式组织关系的党员8390名。
2003年6月,经过深圳市总商会的努力争取和多方协调,市委批复成立中共深圳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与市总商会合署办公),作为市委的派出机构,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市民营经济和民间组织党的工作,2009年5月,市民营工委更名为中共深圳市委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
工委成立后,总商会继续发挥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工作的有利条件,积极动员企业主支持党建工作,为“两新”组织做好党建工作提供有利平台和良好氛围。商会常务理事单位中符合建党条件的企业已经实现了党组织100%全覆盖。
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中央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部署,按照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小组的要求,深圳市工商联、市委两新组织工委充分利用合署办公的特色优势,以党建带会建,以会建促党建,积极引导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立足本职岗位实际开展了特色鲜明的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深圳已形成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非公党建工作网络,探索总结了单位管理、属地管理、行业管理、挂靠管理、楼宇管理等五种党组织组建和党员管理模式,切实在非公企业中实现了党的组织、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截至2010年底,深圳全市共有“两新”组织党组织7300个,管理党员110292名,其中,市委两新组织工委直接管理基层党组织1663个,管理有正式组织关系的党员60811名。
深圳非公企业党组织将促进生产经营和发展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核心标准,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实践“三个有更大作为”。2010年,华为、平安、万科、富士康、创维、华强、研祥等行业领军企业在各项经营指标和企业公民建设方面均迈上了新台阶。
深圳非公企业党组织不断发掘创先争优活动内涵,将党内创先争优活动进行扩展和延伸,积极推动全员参与党建工作。盐田区民营工委开展的“定责共建”活动得到了李源潮同志的重要批示和肯定。
深圳市工商联、市委两新组织工委积极探索非公党建宣传工作新途径,重点开展了“一本杂志、一本书、一个网站和特区报专栏”等四大宣传平台建设。工委创先争优活动信息已在全国非公经济创先争优活动简报、中央统战部简报、省非公经济创先争优活动简报和市创先争优活动简报上发表15篇。
(深圳市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