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如何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省政协这场协商会“干货满满”

2023-08-15 17:41:18 来源:南方日报

  8月14日,省政协召开“以绿美广东为引领 打造高品质生态”专题协商会,组织省民主党派、省工商联负责人、政协委员,与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等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现场协商。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开局良好并取得初步成效。”协商会上,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建斌作情况通报时表示,在推进绿美广东“六大行动”方面,全省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7616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已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03.5万亩,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完成森林抚育提升187.8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94%。全省建成森林乡村9个、绿美古树乡村9个、绿美红色乡村10个,完成矿山治理1.23万亩,建成森林步道和绿道193公里、碧道461公里、生态海堤36公里。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去年12月,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通过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今年年初,省政协把“以绿美广东为引领 打造高品质生态”议题列入年度协商计划。协商会前,省政协组成调研组,结合打造“绿美广东·委员在行动”品牌和重点提案督办,赴河源、梅州等地市开展实地调研,委托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政协开展同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

  报告显示,我省在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差距和不足。聚焦打造高品质生态,调研组从构建高标准生态格局、推进高效率生态治理、打造高质量生态环境、发展高赋值生态产业、培育高品位生态文化五个方面提出多项建议,包括及早筹划绿美广东升级版;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加快设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基金;探索推行排污权交易和水权交易、林业碳汇交易等区域性补偿机制;强化生态文化传承与创新等。

  建议稳步开展GEP核算

  协商会上,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是多个省民主党派代表发言的关键词。在调研报告中,省政协调研组建议,稳步开展GEP核算,推动GEP“进规划、进决策”,将GEP核算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推动GEP、GDP双增长。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省委会副主委、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熊水龙建议,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探索推行GDP与GEP双轨并行的评价考核体系,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础数据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统筹编制全省生态产业化指导意见与指南,有效指导生态产品科学化选址,明确负面清单、准入门槛、情景化使用指引和实施转化建议,助推生态产品服务效益最大化。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省委会副主委、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总经理张志兵在发言时提到,建议制定全省统一的GEP核算指标体系、技术规范和核算流程,加快出台GEP核算省级标准。利用陆地、海域的全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数据,集成应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从实际发生原则、确定关键参量、明确核算因子等方面,改进完善并确定契合广东实际的GEP核算方法。

  省政协常委、致公党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黄小彪建议,建立生态信用制度,将生态保护、污染排放、节能减排等行为纳入信用评价范围,探索建立生态信用与金融信贷、行政审批等挂钩的联动奖惩机制,健全和完善生态信用修复机制,加强生态信用修复信息共享。

  针对上述建议,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郭跃华在作回应交流时表示,省发改委已制定相关文件,推进GEP核算工作。他提到,深圳盐田是较早探索GEP核算的区域,并且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核算制度、规则和体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在GEP核算方面未来要进一步向先进地区学习。

  建议试点成立自愿减排交易中心

  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也是与会代表关注的重点话题。“广东作为最早开展林业碳汇开发、交易的省份,具有先行先试的经验。”民进省委会副主委、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小琴建议,支持广州碳交所、深圳碳交所开展更多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试点成立自愿减排交易中心、森林碳汇实验研究中心,积极探索构建生态发展保护区、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实现机制,同时探索开展红树林碳汇交易、海洋碳汇交易等,统筹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民建省委会副主委潘锐波在发言时建议,要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指导县区积极探索林业碳汇交易,加大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和储备力度,划定、营造一批标准化、示范性碳汇林业项目,创新碳汇价值实现机制,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海平在回应时表示,广东正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同意,开放碳排放权等期货品种在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

  全国政协委员、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周荃关注到,碳排放目前主要是通过核算来进行统计,而核算中的关键指标是碳排放因子。她表示,未来碳排放要逐步从核算转向测量或监测的方式进行,其中碳排放因子、碳测量、碳计量等都属于前沿科学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基础研究,为推进“双碳”工作打下基础、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