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如何建设产业强县?省政协常委会开展专题议政

2023-09-28 17:10:2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县域产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如何改变广东县域农业大而不强、工业化程度低的现状?9月26日,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在广州召开,围绕“大力促进产业强县,扎实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议政,省政府相关负责人到会通报有关情况。

  自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部署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以来,广东从建立健全县域经济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入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等方面发力,在推动产业强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会上,省政府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广东将重点抓好县域产业培育和发展、城镇承载能力提升、核心要素资源支撑等六方面工作,持续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探索建立产业链上下游地市联动招商机制。

  建议57个县域

  全面推行“一县一园区”

  县域经济薄弱长期制约着广东高质量发展。省政协一直十分关注这一“老大难”问题,多年来持续通过常委会专题议政、民主监督、专题协商等形式,深挖、研究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提出一批参考价值高、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

  今年年初,围绕落实省委工作部署,省政协党组将“大力促进产业强县,扎实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列入年度协商计划,以产业强县为切口,通过广泛调研,寻求发展县域经济的良方。

  从4月起,省政协调研组深入云浮新兴县、清远英德市等13个市约30个县(市、区)开展实地调研,联合地级以上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开展协同调研,并多方收集意见建议,形成调研报告。

  报告提到,我省现有县(市)57个,市辖区65个。其中57个县(市)土地面积占全省面积72%,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27.9%,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12.4%,呈现出“区强县弱”的特点,同时从县域三产结构比重看,存在农业大而不强、工业化程度低的问题。

  县域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产业发展区域协同性低,一、二、三产融合水平低,县域营商环境尚待优化,高质量发展要素保障不足等。

  怎样解决县域产业“小散弱”,推动建设产业强县?报告建议,首先要做精做细区域主体功能分区规划,统筹推进全省和县域国土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县镇村空间发展功能分区。同时从实际出发分类施策,加大力度引导各县域准确把握发展定位、方向路径和主导产业选择。其次,要始终抓紧工业立县“牛鼻子”,在全省57个县域全面推行“一县一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要素、环保、财税金融、人才科研等方面打好政策组合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县域产业融入珠三角地区产业分工体系,支持打造县域数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会上,上述省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首次实现对口帮扶协作在粤东粤西粤北市县两级全覆盖,对珠三角的12个县(市)建立对口产业协作关系。珠三角6市选派307名帮扶干部赴各地开展帮扶协作。目前,市级产业转移合作园和县域特色产业园区正加快规划布局,上半年在珠三角地区布局建设孵化器、园中园等多种形式的“反向飞地”超过30个。

  率先在全国推出

  “省内迁移通办”服务

  招商引资是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源头活水”,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让产业“留得住、发展好”。当前,广东已建立营商环境对口帮扶机制,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县域营商环境全面对标珠三角地区,并率先在全国推出“省内迁移通办”服务,实现在迁入地“一次申请、一次办结”,共计办理省内迁移登记3.84万笔。

  在分组讨论中,围绕提升县域营商环境,多名省政协常委提出相应意见建议。省政协常委陈昆认为,提升营商环境首先要解决市场准入问题,特别是在新基建领域,需要政府多渠道、多举措支持产业项目落地。同时,要建立完善优惠政策落实机制,让政策实实在在惠及企业。

  “民营企业最大的痛点就是营商环境的法治化问题。”省政协常委曹志伟提到,一方面是加强对公检法机关的监督,另一方面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议进一步提高业务办理的便利性,如省内企业在总部所在地即可申办投资地业务。

  “把企业引进来,留下来,营商环境特别重要。”省政协常委欧壮喆建议,针对近年转出广东的珠三角企业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企业对政策服务的实际需求,从而找准营商环境优化的方向。同时在选择培育县域主导产业时,建议省市、对口帮扶单位联动,加强顶层设计,并与珠三角的产业梯度转移一体谋划。

  绿色发展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之一。在报告中,省政协调研组建议,要深化“绿色”改革,探索既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又推动县域产业发展壮大,实现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的有效途径。

  粤北地区自然资源禀赋优、生态环境好,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这一区域显得更为关键。省政协常委李秀英建议,要加大对粤北地区产业发展谋划和政策倾斜力度,在做好前期研究和产业规划的基础上,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当地引进符合发展要求的项目,提升当地经济发展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