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玲:大力引导数字就业机会向县域转移

2023-03-02 14:55:39 来源:南方杂志
  作为连任两届的全国政协委员,过去5年,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持续关注职业教育发展以及就业问题,一共提了20多个提案,为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建言献策。

  今年全国两会,许玲的提案同样聚焦职业教育和就业,建议尽快布局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单位,大力引导数字就业机会向县域转移。

  尽快布局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单位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拥有1.13万所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在助力青年实现技能成才梦,助力脱贫攻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整个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更加旺盛。“目前制约提升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最大瓶颈,是缺乏高素质高学历的‘双师型’职教师资(职业教育教师中的特定称呼,指‘双素质’教师或‘双职称’教师)。”许玲认为,尽快布局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单位,充分发挥高素质职教师资培养主渠道的作用是当务之急。

  “现有教育博士点实际基本未真正涉及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目前的技术师范院校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成功经验,已经具备了培养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基本条件。”许玲表示。

  许玲建议,一是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申报教育博士点开辟“绿色通道”,大力支持具有良好“技术师范”基础院校新增为基于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教育博士点;单列教育博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招生录取计划等特殊政策措施,开创我国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新局面。二是大力推进深化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探索建立“本硕博”连读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新模式。

  大力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助力返乡青年等就地就业

  “数字就业岗位所具备的包容性、体面性,有利于持续吸纳有志于返回家乡、扎根县城的青年人回流,就业安居。”许玲表示,目前在欠发达县域落地的数字就业项目还不多,数字经济催生的系列相关产业,大多还是集中在东部发达城市。

  为大力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助力留守女性、返乡青年等人群就地就业,实现共同富裕,许玲认为,要大力引导数字就业机会向县域转移。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鼓励欠发达地区将发展数字经济纳入乡村振兴工作重要考量。在各类对口帮扶中,建议帮扶方将引入数字经济新业态作为重要方向。

  二是呼吁互联网企业开放更多就业机会给县域,为县域年轻人提供更多职业发展空间,倡导互联网行业协会等发挥其行业影响力,协同更多企业力量加入其中。

  三是建议重视人才的职业技能再培养,帮助县域人口更好适应数字就业岗位要求。倡议地方职业教育院校将社会人员的职业再教育纳入考量,发挥数字就业“调节器”作用,为县域持续培养数字技能人才。

  四是建议重视欠发达县域带宽、算力、存储等数字新基建建设,放眼未来长远布局,避免让欠发达县域在新一轮数字经济浪潮中再次成为“基础薄弱”地区。